上高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泰豪论坛作示范勇争先教育强省开
TUhjnbcbe - 2024/3/26 17:23:00
北京治疗白癜风在那个医院比较好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40318/x8npuy5.html

“作示范、勇争先”教育强省开新篇

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事关中国教育发展的方向性根本性战略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为新时代我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省、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

“江右书院甲天下”。历史上江西书院文化曾独领风骚,江西一直是全国书院发展的中心地区。

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的报告中吹响了建设教育强省新的进军号——“支持南昌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支持其他有条件的高校立足特色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一批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强省的高标定位备受瞩目,让人倍感振奋。

新目标,新期待,新作为。本期论坛邀请了省内教育战线的嘉宾代表,就如何“作示范、勇争先”建设教育强省铿锵交流,展现担当。

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对加快教育强省建设作出了重要部署,全省教育系统将全力践行“作示范、勇争先”目标要求,以全新的姿态、全新的干劲、全新的作风,奋力推进教育强省建设,奋力争创新时代江西教育“第一等的工作”

叶仁荪

省委教育工委书记


  叶仁荪: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中以专段形式、用余字的篇幅,对加快教育强省建设作出了重要部署,充分彰显了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根本立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坚定决心。全省教育系统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全力践行“作示范、勇争先”的目标要求,以全新的姿态、全新的干劲、全新的作风,奋力推进教育强省建设,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是在强化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上作示范、勇争先,着力打造最讲党性、最讲政治、最讲忠诚、最讲担当的教育品牌。我们将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切实捍卫“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前不久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的《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抓实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深化基层党建“三化”建设。继续办好全省高校党委书记(校长)暑期专题研讨班,健全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机制,造就更多“大先生”“好老师”。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发展环境,奋力争创新时代江西教育“第一等的工作”。


  二是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上的作示范、勇争先,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我们将对标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中小学5册读本,坚定不移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深化拓展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推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统筹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深化思政课问题式专题化团队教学改革,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开展教师集体备课。健全完善红色文化育人机制,进一步擦亮江西红色文化育人品牌。围绕落实“五育并举”,强化家校社协同育人,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和体育美育,扎实开展中小学生游泳教育行动,毫不松懈抓好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三是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上作示范、勇争先,着力办好人民更加满意的教育。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教育问题,精准施策,攻坚克难。坚持把“双减”作为“一号工程”,把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学好学足”作为根本之举,巩固拓展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成果。建立健全保障“托幼园位”机制,深化学前教育改革,持续扩充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着力破解“入公办园难、入民办园贵”难题。建立健全保障“上学座位”机制,优化城乡基础教育学校布局,抓实民办义务教育专项工作,加大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统筹解决好“有没有”与“好不好”的难题。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更有效均衡,做好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办好特殊教育、继续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终身学习需求,全面提升全省人民的教育获得感和幸福感。


  四是在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创新上作示范、勇争先,着力推动全省改革开放走深走实。我们将瞄准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难点堵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抓紧出台推进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行动计划,抓紧编制实施好教育“十四五”规划,以高水平规划引领教育强省建设。认真落实好《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和我省“两清单一安排”,推动教育评价改革落实落地。稳妥实施高考综合改革,持续完善选课走班教学、生涯规划教育、综合素质评价等配套改革措施,确保改革平稳落地。持续推进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强化教育督导职能、保障教育督导实施、规范教育督导行为。进一步提高“放管服”改革效能,推动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高校管理机制改革政策举措尽快落地见效。积极引进境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发展更高质量的国际教育交流合作,推动高校与“大院大所”开展战略合作,努力实现更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


  五是在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上作示范、勇争先,着力提升教育服务全省改革发展大局的能力。未来五年,我们将紧密对接“六个江西”建设和“五个一流”目标,增强教育改革发展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切实做到省委、省政府有部署、教育战线有行动。用好用足党中央关于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的政策红利,推动落实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支持政策,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千方百计争取各级财政支持,确保教育投入“两个只增不减”,充分发挥保障教育发展、推动教育改革、推进教育公平、增强教育内涵的政策导向作用。加快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聚焦我省“2+6+N”产业发展关键领域、核心技术集中攻关,以高质量科技创新服务创新江西建设。落实部省共建国家职教创新发展高地各项任务,建成用好国家职业教育虚拟仿真示范实训基地,为江西培养输送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继续办好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南昌)、高校科技成果对接会,推动高校服务江西“十大举措”落地见效,努力提高毕业生留赣就业创业比重。


  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支持南昌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这是在高等教育领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西工作提出“作示范、勇争先”高标定位的具体实践。南昌大学将对标一流,走出一条具有“江西底色、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之路

喻晓社

南昌大学党委书记


  喻晓社: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支持南昌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这是在高等教育领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西工作提出“作示范、勇争先”高标定位的具体实践。作为省内唯一一所“双一流”建设和部省合建高校,南昌大学始终把“作示范、勇争先”作为总目标、总要求,对标“一流发展坐标”,制定“一流发展规划”,建设“一流人才队伍”,打造“一流学科高峰”,创建“一流发展机制”,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为全面建设“六个江西”提供人才、科技和智力支撑。


  对标“一流发展坐标”。世界一流大学既是一个历时性概念,也是一个共时性概念。南昌大学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将紧紧对标世界一流大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办学方向,突破传统办学模式,勇于在全国推出创新性、引领性的模式和制度,不仅将对标国内外一流大学的精神内涵和指标体系,还将更加凸显南昌大学自身发展特色以及超越和引领未来大学发展模式的根本性目标,真正走出一条具有“江西底色、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之路。


  制定“一流发展规划”。南昌大学在广泛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南昌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行动计划》,编制了“1+8+N”规划(《南昌大学“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8个专项规划及各学院规划)。将重点实施人才队伍引领计划、一流本科卓越计划、一流学科高峰计划等“十大发展计划”;启动立德树人绩效评价改革、研究生教育改革、学科专业与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十大专项改革”;构建五育并举的人才培养体系、特色创新的学科建设体系、高素质人才队伍体系等“九大体系”。力争到年,学校“双一流”建设和部省合建取得显著成效,迈入国家“双一流”计划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行列。到年,初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建设“一流人才队伍”。南昌大学将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努力在“聚才”“育才”和“用才”上下更大功夫。结合学校发展定位和学科发展战略,面向海内外引进一批综合素质高、学术造诣深、科研能力强的领军人物和“高精尖”紧缺人才,努力形成杰出人才、学科领军人才、学科方向带头人、优秀青年人才等层次完备、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加大对本土高层次领军后备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的培养力度,支持他们冲刺院士、国家重大科技项目首席科学家等,进一步发挥本土人才与引进人才的叠加优势。积极创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用才环境,在教学科研上提供宽松条件,在基本待遇上体现人才价值,在关心关爱上展现特殊关怀。探索开展差异化人才评价,遵循不同类型人才成才规律,科学设置评价考核周期。加大经费政策支持,涵养良好人才生态,优化存量人才,赋能增量人才,积极打造一支“人才赣军”。力争到年末,拥有院士若干名,实现长江学者、杰青等国家级人才称号的高层次人才数量翻番,人才队伍建设专项排名进入全国高校前列。


  打造“一流学科高峰”。南昌大学将结合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科技前沿,围绕国家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江西省“2+6+N”产业发展计划需求,强化工科优势和江西红色、古色文化特色,按照“1+2+5”模式分三个层次布局重点学科建设。建设新材料创新发展学科方向,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绿色食品、临床医学与公共卫生大健康等优势学科方向,打造“世界一流学科”后备军;建设流域碳中和、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红色基因传承、宋明理学与人文、乡村振兴与中部崛起等特色学科方向,为打造新一轮一流学科奠定基础。力争到年,南昌大学新增若干个学科进入国家“双一流”计划“世界一流学科”行列,打造若干个具备冲击“世界一流学科”潜力的学科;争取达到30个左右博士学位授权点;培育若干个部级以上平台或大科学装置。


  创建“一流发展机制”。南昌大学将以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为契机,聚焦创建现代大学治理模式,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发展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立以“四自教育”和“五育并举”为核心的学生综合评价体系,完善专家评议和第三方评价相结合的引才用才评价机制;建立健全以“质量、成效、特色、贡献”为价值导向的成果奖励制度,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持续推进学部制改革,深化学术体系建设,重点推进学术治理体系改革,构建适应学校未来发展的学科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大力推进大部制改革,针对职能部门“碎片化”倾向严重,部门间协同性差、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对职能部门按照“大部门、大职能、大服务”范式进行大部制改革,提高工作效能和管理水平。力争到年末,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到位,精简、协调、高效的具有南昌大学特色的大学治理体系趋于成熟,为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机制保障。


  江西师范大学要以一流质量和一流贡献为指引,构建新的学科“特区”人才管理运行机制;支持地理学科走国际化、特色化、跨学科发展道路,打造鄱阳湖研究品牌,冲击“世界一流学科”;努力建设国内一流的双创教育示范平台和“金课群”

黄恩华

江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黄恩华:当前,中国高等教育迈入教育事业提质增效期、“双一流建设”升级转型期、社会服务纵深拓展期“三期叠加”新状态,面临高效能治理、高水平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更大使命和更高要求。江西师范大学作为全省师范教育的重要“母机”,围绕建设“植根江西、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特色鲜明、水平一流的师范大学”的目标,认真落实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要求,坚定教育中国化方向,践行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使命。


  瞄准提质增效目标,增强改革创新动力,争做教育综合改革排头兵。我们要坚定不移用改革的办法破除制约和影响高质量发展的障碍,推进全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一是围绕立德树人,提升育人成效。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坚持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着力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全面深化思政课改革,认真落实“大思政课”建设“五堂联动”实施方案,努力打造具有江西地域特色、师范教育特色的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强校,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四有”好老师;要以推进“课堂教育质量提升年”活动为契机,对标一流课程加强课程内涵建设,高标准推进课堂教学“质量革命”。二是围绕资源配置,提升管理效益。要加强顶层设计和配套研究,深入实施校院两级管理、精细化管理和大部门制改革,集中全校各类资源向重点学科领域和重点学科方向汇聚,释放促进学校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巨大潜能。三是围绕人才工作,提升人力效能。要改革职称评审模式,强化专业技术人才的业绩水平和实际贡献评价,促进人才评价体系的改革优化。要以一流质量和一流贡献为指引,打造人才改革“试验区”、人才培养“特色区”、科技创新“示范区”、产业对接“先导区”,构建新的学科“特区”人才管理运行机制。


  对应升级转型要求,拓宽特色发展路径,争做一流学科建设“领头雁”。我们要响应“双一流”建设升级转型的时代要求,坚定不移地把特色发展作为兴校之路,积极探索特色、优势、品牌“三位一体”的地方师范大学特色发展之路。要重点实施学科建设“攀升、提级、特需”三大计划,按照“造峰培优、扶需扶特”的原则,构建“3+4+N”的重点学科建设体系。支持地理学科走国际化、特色化、跨学科发展道路,打造鄱阳湖研究品牌,冲击“世界一流学科”,力争进入A类学科行列。推动化学学科与材料科学学科融合发展,强化化学工程与技术领域建设,努力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显著提高服务经济发展能力,培养产出国家重大科技奖励。继续发挥师范教育的传统优势,推动教师教育学科的综合影响力进入全国地方师范大学10强。积极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VR/AR、生命健康、化工材料、经管法学、文化创意等应用学科,努力探索新文科建设,打造叙事学、心理测量、海昏侯、叶蜂、苏区学等一批特色学科或方向,逐步形成学科品牌效应。要把创建一流本科教育作为在全国同类师范大学中勇争先的重要任务,对接教育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实施“正大学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建成一批高峰班和高原班,建成一批国家级一流专业。


  拓展社会服务功能,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争做促进江西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我们要突出服务导向,积极融入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主动对接服务江西经济社会发展,鼓励科研人员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一是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的目标定位,加快打造学校服务新时代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江西的重要战略支点。要积极服务我省重大发展战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推进与上饶市政府、樟树市政府合作共建产业学院,落实与赣州市、抚州市等地政府部门的战略合作项目,强化学校对江西行业产业技术发展、区域创新发展和红色基因传承的推动作用。二是聚焦教师教育和基础教育办学优势,开拓国际国内教育服务市场,融入高等教育全球化潮流和国家“一带一路”行动计划,推动学校国际化水平进入全国同类高校第一方阵,更好地辐射带动省内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三是聚焦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改革,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和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努力建设国内一流的双创教育示范平台和“金课群”,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升级发展。


  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江西财经大学立足培养具有“信敏廉毅”素质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办学特色,将一流的学科、一流的专业、一流的科研、一流的管理转化为一流的人才培养

卢福财

江西财经大学党委书记


  卢福财: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出台系列政策文件,为推动高校“双一流”建设提供强劲支撑,我省高等教育在规模、结构和质量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省经济欠发达,缺少高端创新平台,高层次人才规模偏少,这几方面因素相互影响,长期制约着我省高等教育以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江西财经大学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立足学校特色,以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在新时代建设教育强省中作示范、勇争先。


  教育强省,关键在育新才,要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作示范、勇争先。江西财经大学经历近百年的深厚积淀,形成了在红土地上培养具有“信敏廉毅”素质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办学特色。我们将积极推进人才培养联动改革,建立健全“三个课堂”联动机制,加快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不断完善“五育并举”人才培养体系,大力实施以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为核心的“壮骨工程”,将一流的学科、一流的专业、一流的科研、一流的管理转化为一流的人才培养。进一步突出创新能力培养,主动融入中部地区崛起、生态文明试验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等国家战略,打造人才培养“示范区”,探索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有机衔接的“产学研转创用”育人新模式。大力支持大学生留赣就业创业,推进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江财众创空间、创新创业工作坊等建设,鼓励更多的青年才俊在江西这块红色沃土上施展抱负、成就梦想。


  教育强省,根基在强教育,要在全力推进一流学科建设上作示范、勇争先。没有一流的学科,就没有一流的大学。我省“十四五”规划对推动高等教育内涵特色发展、持续推进“双一流”建设作出了部署,明确推进高校分类发展、错位发展、特色发展。江西高校要紧抓我省高校分类发展机遇,全力推进“双一流”建设,在不同学科不同方面争创一流。江西财经大学坚持财经特色、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发展思路,持续打造一流学科建设“特区”。力争应用经济学、统计学2个A-学科排名前移,传统财经优势学科实现转型升级,在国家级基地、平台、项目、成果及高层次拔尖人才、创新团队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全面冲刺“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着力构建“财经管理+”“统计+”“大数据+”交叉学科体系,推进财经类专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形成多学科协调互补、跨学科交叉融合的学科生态;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培育力度,努力形成杰出人才、学科领军人才、学科方向带头人等高层次高水平人才的“雁阵效应”;支持科研面向经济主战场,稳步实施创新团队计划,与地方、企业联合建设一批地方产业研究院或校企联合研究中心,推动高水平科研平台共建共研共创,催生更多“顶天立地”的标志性科研成果。大力实施学科专业数字化、人才培养产教融合化、国际合作全面化、办学生态社会化和大学治理现代化等“五化战略”,转型建设全面拥抱数字经济的财经大学、面向全国深耕江西的地方大学和卓越学历教育、服务终身教育、具有全球抱负的开放型大学。


  教育强省,目标在助发展,要在全方位提升服务发展的效能上作示范、勇争先。江西财经大学出台了《关于全面提升社会服务水平的实施意见》,突出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重要使命,推进落实“深化产教融合培养创新人才”“提升学科科研贡献和服务能级”“推进新型高端智库建设”“构建多元化教育培训服务平台”“统筹校内外社会服务资源整合利用”等方面重点任务,着力形成“人才培养、科研支撑、智库引领、教育培训、资政利民”五轴联动的多元化、高质量社会服务体系,加快打造服务江西经济社会发展标杆院校。学校将促进社会服务职能与其他大学职能有机融合,共同构建推动发展的“矩阵引擎”,努力在服务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江西)战略、服务江西产业链链长制实施、服务江西绿色金融科技金融发展和打造《江财智库专报》服务决策咨询、办好VR产业学院服务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方面取得更多优质成果,为服务全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贡献江财力量。


  泰豪动漫职业学院在党建引领、数字经济人才培养、“双师型”队伍培育、产教融合等方面作示范、勇争先,先后获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众创空间,教育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单位,江西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

黄长才泰豪动漫职业学院党委书记


  黄长才:江西泰豪动漫职业学院在党建引领、数字经济人才培养、“双师型”队伍培育、产教融合等方面作示范、勇争先,争当职业教育的“排头兵”。学校先后获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众创空间,教育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单位,江西省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立项单位,江西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江西省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省级大学科技园。


  在党建引领上作示范,勇争先,保障学校创新发展。我院坚持加强党对学校全面领导,以党史学习教育为抓手,构建基层党组织“三化”长效机制,通过“三级书记”上党课,深入开展“感党恩、做表率、勇争先”活动,建设生动的学生实践课堂“红馆”,深入推进“五育并举”系统育人工程等多方面推进党建工作创新发展。学校党建、思政、统战工作多次为央媒、省媒展播报道,学校思政工作在全省高校年度测评中获评A等,校党委在民办高校年度工作述职中获评优秀等级,学生“红色文化走读”实践5支队伍入选全省优秀团队。


  在内涵建设上作示范,勇争先,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一是通过“引培并举”,建设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学校充分发挥泰豪集团大型企业集团办学优势,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每年投入万元专门用于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年,学校共有名教师获省教育厅“双师型”教师认定,“双师型”教师占比超过60%。二是通过“大国工匠”进校园,让匠心精神薪火相传。学校克服“五唯”观念,引进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技能大师、江西省劳模高级技师等一批行业领军人才来校担任产业导师,为优秀人才建立大师工作室。目前,学校获批省级“双师型”名师工作室、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建成了特色鲜明的影视音像数字化修复升级大师工作室等技能大师工作室多个,同时获批南昌市重点实验室——VR多人实时互动重点实验室。三是通过聚焦高质量发展,打造高水平专业群。为服务江西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江西发展数字经济和打造VR产业高地,设置了数字科技、数字文化、媒体融合、智能传媒、大数据技术、虚拟现实等专业,在资源配置中对重点专业群予以优先支持,实行统筹规划、常态支持和绩效考核相结合的建设机制,每个专业群每年投入专项经费,逐步形成学科特色鲜明、教学创新能力佳、社会服务能力强的专业群体系。


  在机制创新上作示范,勇争先,激活校企协同发展。为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学校先后实施了一系列关于推进产教融合的创新举措。为促进校企间人才师资“双向流动”“互兼互聘”“挂职锻炼”“联合培养”,学校逐步建立了机制灵活的校企人才交流长效机制。学校与泰豪集团共建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和人才流动中转站,校企联合实施人才培养方案,联合开发专业核心课程;加大实践课时量,确保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等专题教育,实践性教学学时占总学时的50%以上。产教融合实现了“做实、做真、做活”,逐渐形成校企资源、空间、机制、队伍、过程、文化融合的责任共担、利益共享运行机制。


  面向“十四五”,宜春教育将坚决扛起设区市教育的使命担当,对标一流站前列,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中作示范,在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勇争先,努力办出宜春特色、人民满意的教育,打造宜教宜学的区域性教育发展高地

袁志平

宜春市教育体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袁志平:面向“十四五”,宜春教育将坚决扛起设区市教育的使命担当,对标一流站前列,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中作示范,在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勇争先,努力办出宜春特色、人民满意的教育。


  展现优先发展的宜春担当,打造宜教宜学的区域性教育发展高地。坚持教育发展优先规划、教育投入优先安排、教育用地优先保障、教育问题优先解决,重点聚焦“托幼园位”“上学座位”问题,加快推进中小学校幼儿园优质资源扩充,确保年全市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全面实现标准班额办学,让学校成为最美的风景和求学的乐园。持续推进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聚焦控辍保学、学生资助、农村师资队伍建设等各项教育帮扶任务,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不断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落实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发挥学生资助的育人功能,逐步提升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和水平。


  实施协调发展的宜春策略,推动各级各类教育整体提升。推动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超前规划和布局学前教育公办资源,健全普惠性学前教育投入和成本分担机制,全面改善办园条件。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深入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推动集团化办学、联合办学、镇村一体化办学,推进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促进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实现城乡学校建设标准、教师编制标准、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标准、基本装备配置标准“四个统一”。持续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推动“三个课堂”有效应用和智慧作业的应用推广。推动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加快高中学校办学体制、培养模式和管理方式改革,进一步完善优质高中和薄弱高中结对帮扶机制,推动办学水平整体提升。积极推进普通高中特色课程建设和走班教学,逐步形成“一校一品、一校一特”办学特色,激发办学活力。推动职业教育优质融合发展。加快中职学校新建、改扩建工程进度,尽快补齐学位缺口,确保年满足50∶50招生职普比学位需求。实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程,全面实行“双渠道”专业教师招聘制度,确保年实现生师比20∶1,保障满足教学需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升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为宜春发展提供良好的人才支撑。


  凝聚全面发展的宜春共识,深入推进“五育并举”全面育人。守正创新办好思政课,深入开展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和红色文化教育,持续开展“诵读红色家书”“红色走读”“红色研学实践”等活动。积极构建“五育并举”体系,完善学校体育美育设施,推进音体美教育教学条件全面达到国家标准。开齐开足上好体育美育课程。继续推进“戏曲进校园”“围棋进校园”“大课间展示”、体育美育晒课表、全市学校体育艺术节、“琴棋书画好少年”评选等活动,进一步强化劳动教育示范校评选,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着力打造处处是教育、时时有教育的校园育人环境。


  探索创新发展的宜春路径,以改革突破带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双减”减出质量。加快出台《宜春市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若干措施》,统筹推进学生作业管理、课后服务水平提升、校外培训机构规范、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等各项工作,切实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确保学生在校内“吃饱吃好”。“评价”评出导向。加快出台宜春市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1+N”实施方案,坚决破除“唯分数、唯升学”等不良倾向。“督导”督出影响。充分发挥教育督导“督政、督学、评估监测”三位一体的功能,统筹推进上高县、靖安县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丰城市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两项评估,积极推动上高县代表全省尽快接受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国家评估认定。“队伍”建出活力。创新教师编制管理,持续推进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开展新高考背景下的新课程、新高考全员培训。坚持师德第一标准,丰富支月英师德品牌内涵,讲好宜春师德故事。健全教师待遇保障长效机制,确保中小学教师待遇政策落到实处。


  德安县让每个孩子享受最优质的教育,在推进教育发展保障上、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上、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上、教育改革全面深化上作示范、勇争先,先后荣获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

周三连德安县委书记


  周三连:德安自古就崇尚教育,中国最早的民办大学——东佳书院就发祥在这里,曾呈现出“八百头牛耕日月,三千灯火读文章”的耕读场景。在德安这片沃土上,走出了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等众多名家。新时代的德安,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中努力作示范、勇争先。


  德安县在教育投入上不计成本,在改善办学条件上倾尽所能,在打造优秀教师队伍上不拘一格,全面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各项指标达标并接受国家评估认定,先后荣获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等称号,连续三年在全省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中获先进等次。


  一是优先发展,在推进教育发展保障上作示范、勇争先。坚持教育发展“五优先”,即制定调整城市总体规划时,优先把学校设置统筹考虑、同步进行;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召开,只要有教育议题,都是优先纳入,深入研究;优先落实教育经费“三个增长”要求,从来没有拖欠过教师工资;教育人才优先引进,哪怕全县的编制再紧,也要挤出来满足教师队伍需要;建立了县委、县政府领导联系学校制度,优先为教育排忧解难,开辟绿色通道,形成了党政齐抓、共同推动的工作合力。


  二是多措并举,在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上作示范,勇争先。德安县历年财政收入偏紧,但对教育的投入却只增不减。年全县公共财政教育拨款4.亿元,比上年增长14.62%。全县各阶段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较上年均有大幅增加。随着城区适龄学生不断增多,为了满足城区孩子们的入学问题,德安县先后投入资金4.2亿元实施“建五扩五”工程。年,投入资金万元新建县第四小学。农村学校改造同步加大。为了进一步提高教育的均衡普惠力度,德安县出台了《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完善县、乡、村三级残疾儿童少年确认、登记和组织入学制度;每年妥善安排随迁子女全部在城区公办学校就读,平等享受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加大对家庭贫困学生资助工作力度,设立了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开展“春蕾计划”“希望工程”等助学活动,全县中小学没有一名学生因家庭贫困而辍学。通过多种途径补充教师名,教师平均年龄由五年前的46.5岁下降到41.6岁。实行全县教师使用一盘棋机制,实行城乡互动交流,农村孩子也能享受城里一样的优质教育。


  三是产教融合,在做强职业教育发展上作示范,勇争先。德安县高新区是省级工业平台,随着企业自动化、数字化转型升级,德安中等职业教育得到快速发展。总投资1.5亿元的县职业中专三期建设全面完工并投入使用,开设有计算机应用、工业机器人、电子商务、幼儿保育等专业,目前已经通过省级达标中职学校验收,教学条件走在全省同类学校前列。


  四是减负提质,在落实教育深化改革上作示范,勇争先。深入推进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坚决破除重分数轻素质的片面办学观念。坚决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双减”工作要求,加强素质教育,加强校文化建设。众所周知的袁隆平院士童年时期在德安生活。年起,袁老以个人名义在德安一中设立隆平奖学金,年在德安县隆平学校增设隆平奖学金,培育学生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争当职教师资培养排头兵


  段学民(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在职教培养方面争当排头兵,是教育部重点建设的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和全国职业教育研究的重要基地,拥有15个一级学科和1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共培养“双师型”硕士研究生人,学科门类、培养规模在全国职教师资培养院校中排名第一。

聚力培养应用型人才

 殷娟娟(宜春学院新闻传播系教授):宜春学院新闻传播系作为地方普通高校院系,紧扣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平台三个方面大胆改革创新。运用学科特色“讲好品牌故事”“讲好地方人文故事”“讲好政府形象故事”,建立起校、媒、企、政“四协同”教学模式,提升学生专业实操能力。近年来,我系指导学生参加学科专业竞赛获省级以上等级奖余项,获奖学生余人次,连续两次夺得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策划金奖,在所高校中大赛总成绩名列前茅;教学团队五获江西省教学成果奖,入选江西省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

打造高水平高职样板


  聂世平(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对接我省“2+6+N”产业、助力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围绕学校“登高”“升级”两大攻坚战,奋力打造中国高职样板。以船舶工程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两个国家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为引领,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以牵头组建的全省高职院校G10联盟、1+X证书省级联盟、省国防科技工业职教集团等为平台,建设全国高职院校校长培训基地、职教师资培训基地,为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提供示范标杆;以坚持“引进来”“走出去”为途径,联手国际先进职业院校,建立九职天工国际学院。在校友会中国高职(专科)院校排名中,学校位列综合类院校全国第二,江西第一。

上高艺术教育扬特色


  蔡礼彬(上高中学校长):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我们招收未被重点高中录取的学生,采取双向选择的办法,为学生量身定制特长菜单,探索“文化+专业”“外聘+研学”“校本课程+专业辅导”等多种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身上的潜能。从上海戏剧学院、天津体院、中国美院等国内知名院校聘请40多名优秀老师,对孩子们进行专业指导。经过多年的努力,上高艺术教育特色品牌越唱越响,特长生规模由多人扩展到0多人,每年有60多名学生考入北京体育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北京舞蹈学院等名校,一批学生走向了G20杭州峰会文艺晚会、“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文艺晚会,在央视春晚北京主会场演出,并登上了亚洲文化嘉年华晚会。上高艺术教育为孩子搭建了一座绚丽的艺术彩虹桥。

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


  廖远兰(宜春市第八中学):现代教育论认为,知识获得的过程比获得的知识更重要。在当前“双减”的大背景下,作为全国实验教学能手、江西省骨干教师,我带头践行我校“三学”(预学、研学、评学)生态课堂的课改教学模式,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将生物学科特有的综合性、实用性、前沿性等特点,通过课堂化为学生内在的科学素养。

来源:江西日报新媒体

1
查看完整版本: 泰豪论坛作示范勇争先教育强省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