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高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上高乡村振兴新画卷扑面来
TUhjnbcbe - 2021/7/29 0:56:00

近年来,上高县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方针,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秀美乡村建设如火如荼,特色优势产业悄然兴起,文化活动蓬勃开展……一幅乡村振兴的新画卷徐徐展开。

生态助力,风景变“前景”

走进敖山镇洋林村,进村道路两旁的蓝莓种植园里一片郁郁葱葱,村内一排排整齐的农家别墅,房前屋后绿草如茵、花香袭人,村前吊床花廊下聚集着休闲纳凉的老人与嬉戏玩耍的小孩……一幅既有秀美乡村“颜值”、又能留住乡愁的美丽宜居图景让人心旷神怡。

洋林村的蝶变,是上高秀美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县统筹城乡发展和生产生活生态,以建设秀美宜居乡村为目标,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厕所革命、生活污水治理、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村容村貌提升专项行动,逐步建成一批基础设施便利、产业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稳定、宜业宜居宜游的美丽乡村。

洋林村是个有归侨和瑶、侗、傣、壮、京、苗、汉7个民族聚居的村落,也是当地颇有名气的风情旅游村。年,该村邀请浙江大学设计院进行专业设计,投资万元对全村村民住房进行提升改造,完成了民族广场、民族长廊、吊床花廊、门楼、文化墙、道路黑化等项目,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60%以上,被评为国家乡村森林公园。

“村庄美了,我们又以民俗文化、民族美食为特色,辅以热带水果种植采摘产业,打造3A风情小镇,擦亮‘七彩洋林,风情侨乡’民俗品牌,每年‘三月三’民俗文化节吸引了众多游客来体验民俗风情,让乡村振兴更有底气。”洋林村*支部书记张胜德介绍。

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首场“硬仗”。上高结合省级文明城市、卫生城创建,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打造国道、高速沿线秀美乡村示范风景线。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全面推广三格式水冲厕,新建农村公厕座,完成农村改厕5.36万户,无害化厕所普及率达90.77%,水冲式卫生厕所普及率为95.66%。

人居环境整治,重在长效管理。芦洲乡、新界埠镇每月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评比,对排名前三及后三的单位分别挂流动红、*旗,并进行相应奖惩;敖山镇建立全民参与机制,结合村(社区)“网格化”建设,将环境整治工作纳入“网格”中……该县以“三清二改一管护”村庄清洁行动为抓手,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村容村貌得到了明显改善。

目前,敖山洋林村、敖阳杨家湾村、芦洲*山村、田心坪溪村等20个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相继建成,完成新农村建设点个和0户美丽示范庭院建设。如今,一个个村庄干净了、变美了,村民们更有精气神了,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提升。

环境美了,乡风文明行动也润物无声般改变着村民的行为习惯。该县大力弘扬正气新风,开展“十佳上高人”“上高好人”等评选活动,引导村民崇德向善,摒弃陈规陋习,形成良好的卫生和文明习惯。

产业筑基,荒山成“金山”

顺着绵延起伏的山路,走进南港镇大窝里村,映入眼帘的是满山绿油油的古茶梯田。

大窝里村境内的蒙山是上高的最高峰,由于山高路远,村民大量搬迁,常住人口仅有余人。山里有不少古茶树,村民们零星采摘一点拿到集市上卖,深受消费者喜爱。

年,时任村*支部书记华德富瞅准商机,依托大窝里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自然资源,申请项目资金60余万元,牵头组建了高山古茶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开垦荒山,移植了30亩古茶树,让这一片荒山慢慢变成了“金山”。

年,为提升茶叶品质,华德富又申请了20万元项目资金,购买炒茶机,建起了茶叶加工厂,邀请浙江制茶专家到村指导,在保留古法的基础上,改进制茶工艺,使茶的品质有了很大改善,合作社也与港银公司签署了购销合作协议,大窝里古茶逐步走出了深山。

“合作社吸纳了30户村民入股,古茶种植面积发展到了余亩,年收益50余万元,逐渐成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村*支部书记沈锐说。

当地还依托茶叶基地、高山竹海、映山花海、古银矿文化等资源,建成了深山采茶、赏花大道等景点,与宋元银矿遗址、太子壁、南港水库等连成一线,形成山水田林湖美丽景观带,推进农业产业与生态旅游、文化康养等深度融合,带动农民就业增收。

在芦洲乡新桥村,村前的一片荒山如今披上了绿装,成片的柑橘树在阳光的映照下郁郁葱葱。

“今年我们新建柑橘种植基地亩,依托江西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的技术支持,将新桥打造成赣西地区最完整、最高标准的柑橘育种、育苗和新品种种植基地,形成育苗、种植、技术指导产销全产业链种植新模式。”新桥村*支部书记赵玉龙说。

产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周边群众的就业。“我4月底到果园做工,半个多月已经挣了0多块钱,离家又近,不耽误家里的农活,守着家门口就能挣外快!”56岁的新桥村民彭福元高兴地说。从3月份项目开工起,每天到果园栽种苗木的村民都有五六十人,多的时候上百人。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该县依托各地资源优势,全力推进“一村一品、一乡一色”富民产业发展。借助富硒生态资源优势,依托金农、绿万佳、圣牛、茶杉、鑫隆5家骨干富硒龙头企业,建设了富硒晚稻、富硒石菖蒲两个万亩示范基地,建设水稻、蔬菜、水果、中药材等富硒种植基地11万余亩。泗溪镇种植中草药材6万余亩,依托汉广集团建设中药材加工基地,年加工能力达吨。锦江镇斜口村发挥地处城郊的优势,引进山东舜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智慧蔬菜园,建有高档智能温室大棚50亩、智能恒温拱棚50亩、露天大田亩。

文化铸*,变送文化为“种文化”

“聂大姐,电影马上就要开始了,还不快点去占个好位子?”泗溪镇杜家村村民胡春华扯开嗓子朝对面喊。

“这就去啦!”对方很快应道。夜幕降临,在杜家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早已聚满了前来观看电影的群众。

“去年,县里购买设备在杜家村设立了一个农村电影放映点。我们结合*史学习教育,精心挑选革命题材故事片组织群众观看,让群众知*史、感*恩。”杜家村*支部书记杜小锋说。

除了电影放映,每天晚上,群众纷纷聚集在文化广场跳广场舞;每年“七一”,村里组织*员开展趣味游戏活动;暑期关爱留守儿童假期课堂、重阳节老年人文体活动……如今,在杜家村,村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化广场成为群众丰富文娱生活、改变生活方式的好去处。

去年立冬节气,杜家村开展了“立冬庆丰收”文明实践活动。村民自发前来,洗菜、切菜、炒糯米饭、打麻糍、蒸米酒,大家忙得不亦乐乎。

“开展这个活动,主要是让群众聚在一起庆祝丰收,融洽邻里关系。”杜小锋说。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又要铸*。加强新时代农村文化建设,必须走群众路线。“群众的需求已经发生了变化,农村文化建设目的在于凝聚人心。我们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载体,变送文化为‘种文化’,让群众积极参与进来,实现文化‘育民、乐民、惠民’的功效。”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李燕说。

该县不断加快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已建成16个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间农家书屋、处村级文化广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同时,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为主阵地,建设乡村志愿服务站,探索建立“输血+造血”的双向机制、“点单+配送”的服务机制、“甄选+培训”的管理机制、“激励+考核”的保障机制,选拔85名农村*建宣传信息员,大力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推进农村移风易俗,补齐乡村振兴的短板。目前,全县建成了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基本实现了县、乡、村三级全覆盖。

只要有乡村的地方,就有乡村文化。作为全国文化先进县,上高深入挖掘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大力推进“一镇一品”文化品牌建设。田心镇依托井陂戏团、威风锣鼓、江南腰鼓队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把民俗文化融入乡村文明建设中,形成乡村文明新风尚。

“上高已逐步形成了泗溪版画、塔下剪纸、锦江农民摄影、南港藏书票等一批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品牌,成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李燕说。(晏芒元)

来源:宜春新闻网

编辑:宜春市扶贫办公室秘书科

投稿邮箱:ycfpbxx

.
1
查看完整版本: 上高乡村振兴新画卷扑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