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高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指南村志第七章农业生产
TUhjnbcbe - 2021/6/21 18:11:00

指南村一直以粮食生产为主。全村耕地面积原有多亩,后因拓宽道路、新建居民点等公益用地和胜利圩坍塌,面积有所减少,经复垦后仍有一级农田保护区亩,二级农田保护区.94亩,保证耕地面积合计1.94亩。年全村人口人,人均土地0.5亩。

指南村滨临长江,气候宜人,境内沟渠纵横,水系发达,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有其优越的一面。不利的是沿江地带系漏沙土,土质粘度轻,保水保肥力较差。

解放前,封建土地制度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方式落后,加上自然灾害多,抗灾能力差,粮食产量低。

年土地改革,年农业合作化,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变土地私有制为集体所有制,解放了生产力。在*和*府的关怀领导下,指南村逐步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强对先进农业技术的学习,向农业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的方向前进,不仅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还把农民逐步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年,受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共产风”“浮夸风”影响,加之至年连续三年遭受自然灾害,以及“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指南的农业生产受到挫折,粮食产量有所下降。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指南实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到年,机耕面积、机电排灌面积均达%。

经济体制改革后,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富余劳动力开始从事工商、建筑、运输等其它行业,各种专业户、经济联合体不断出现。

年,指南村继续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年,开始二轮承包,进一步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施行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离。土地经营流转速度加快。二轮承包促进了农民向非农业转移,推动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和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提倡规模经营,培植“龙头”企业,基本实行农、工、贸一体化,传统农业开始向现代农业转变。*和国家关于“三农”的*策和科技兴农的战略决策,在指南生根开花,并结出了丰硕的果实,生态农业基础工程建设,成绩斐然。年,种植良种化,耕作机械化,布局园林化和土地流转规模经营达到了全覆盖。指南成了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和特色农业三者兼备的先进村。

第一节生产关系

一、解放前

指南全境1.9平方公里,可耕种土地大部分归杜三、王永寿、张大松等大户所有。

他们的土地,自己不耕种,釆取以下方式获利:

1、雇农耕种,这是封建土地制度的主要标志,有两种形式:

(1)佃种分收。佃农不交押金,所收粮草与田主对半分成,或主四佃六,或主六佃四。

(2)交押金租种。佃农按田主规定的标准交押金后才能领取土地耕种,每年夏熟一亩交麦4斗,秋熟一亩交米6斗或稻谷1石给田主。如果交不足,则将押金抵算,田主可以“摘田另佃”,请你走人。

2、田主将通过民国沙田局廉价获得的土地以较高的价格出卖给那些多年省吃俭用,朝思暮想要拥有自巳土地的农民,从中获取丰厚的利润。贫苦农民买到土地后,遇上天灾人禍,迫于无奈,只得将视如生命的土地卖出,由于急卖,往往以较低价格卖出,其土地多半又回到大户手中,不管买进还是卖出,大户都能获利。

土地买卖分呆契、活契两种。呆契价高,活契价低。呆契为杜卖,土地所有权归买主,卖方不能赎回。活契为暂卖,土地所有权仍属卖主,可以赎回。土地仍由卖主耕种,但卖主要向买主交纳田租。

二、土改时期

年4月22日,扬中解放。

指南域内开展土地改革使耕者有其田

年1月5日,扬中县人民*府进行区划调整,把原北固乡以二墩港为界,分为北固乡和板沙乡,今指南村域隶属板沙乡管辖。10月,扬中县土改工作队进驻指南域内,通过宣传土改意义和*策,启发农民的阶级觉悟,开展对地主阶级的控诉斗争,同时查清土地占有情况和租佃关系,制定土改方案,并召开农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然后,划分阶级成分,没收地主的土地和房屋、耕畜、农具、家具、粮食6大财产,征收富农多余土地。按全村人口数平均分配土地,并由扬中县人民*府颁发土地证。到年11月,土地改革全部完成。农村土地占有情况发生了根本变化,贫农和雇农人均土地达到1.43亩,而地主富农的人均土地降为1.3亩。

土地改革运动,实现了中国农民“耕者有其田”的伟大梦想,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粮食产量的提高。

土地证有县长陈忠廉印

三、农业合作化时期

土地改革以后,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小农经济,规模很小,力量薄弱,无力抗拒较大的自然灾害,农村出现贫富向两极分化的现象,部分贫苦家庭无力维持生产,遇天灾人禍后,不得已再次出卖土地。

中共扬中县委和县人民*府根据*中央指示精神,大力宣传“小农经济犹如三月桃花一时红,风吹雨打一场空”,号召农民“组织起来”,走集体富裕的道路,并较早在指南域内开展互助合作运动。

1、互助组。开始有临时性的、季节性的、常年性的3种。后来统一过渡为常年性的,农忙时互助务农,农闲时搞点副业。

2、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年6月,指南域内成立多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实行:

(1)土地入股,统一经营,劳力土地按比例分红,土地分红占40%;劳力分红占60%,社员保留对土地的所有权。

(2)大型生产资料如耕牛、水车等,入股分红或作价入社转为投资付息,社员可拥有小型生产工具,如钉耙、锄头、弯刀、铁锹、连枷、粪桶、笿子等。

3.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年,县人民*府为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整理和巩固农业生产合作社的通知》精神,除继续巩固发展初级社外,意图将有条件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转为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板儿沙的移民都是各地而来的穷苦百姓,最听*的话,群众基础好,所以县委、县*府派徐靖、梅存珊来蹲点,将今兴华村的永胜圩、三星圩、生字圩、团结圩和今指南村域合并起来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借以对其它地区建高级社起指导示范作用,百姓争相报名,大力支持。上级特将名称定为“指南”,意为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是全县发展的方向。

听*的话报名加入高級农业合作社

高级社实行:

(1)土地归集体所有,取消土地报酬,收益按劳分配。

(2)大型生产资料折价入社,归集体公有。

(3)生产分作业组,实行包工、包本、包产,超产奖励的“三包一奖制”。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实现了农业合作化,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进一步改变了生产关系,土地由农民私有制变为农民集体所有制,克服了土地私有和统一经营的矛盾,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粮食增产。

四、人民公社化时期

年8月,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扬中县开始将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合并,建立*社合一的人民公社。

年4月1日,指南农业高级合作社改名为指南管理区。

年,又改名为指南大队,隶属三茅人民公社。

三茅人民公社建立初期,权力集中,没有实行分级管理,特别是指南各生产小队没有自主权,经济核算实行大队、公社两级制,丰产还是欠收,与生产小队,与社员个人关系不大。

各个生产小队都办起公共食堂,误认为粮食多得吃不完。不仅“吃饭不要钱”,指南还传说:“想吃菜粥要先打报告”。多户农民把一家老小煮饭的锅子、铜勺都当废品处理掉。

指南各小队都办食堂,放开肚皮吃饱饭

征用谁家的房子办食堂?他家人搬到哪里去住?用那家的院子办生产队托儿所?倒那家的树建仓库?一切都是领导说了算,刮起一平二调的“共产风”,大搞平均主义,无偿调用集体和个人的土地、房屋、劳力、农具、粮食、资金等,同时发动“大跃进”运动,刮起虚报产量,虚报成绩的“浮夸风”。这些都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再加上—年连续3年自然灾害,粮食大幅度减产,回落到年的水平,农民口粮紧缺,患浮肿病、消瘦病的人很多,指南大队占总人口的15%以上。

刮起虚报产量、虚报成绩的“浮夸风”

年,指南大队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全面动员,大办农业,努力纠正“浮夸风”“强迫命令”等错误,调整粮食*策,解散公共食堂,扶助困难群众。确认所属17个生产队是基本的经济核算单位,确保生产队的自主权,强调按劳分配。农民思想渐趋稳定,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年粮食总产比年增长60%以上,亩产真正突破了千斤。

—年,由于“文化大革命”大批“资本主义”,经济核算体制急于向大队核算过渡,淡化按劳取酬,禁止家庭副业,取消农贸市场。健康和谐的生产关系,受到人为的破坏,违背了农民的意志,违反了价值规律,又一次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五、改革开放后

年12月18日,*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在农村落实各项经济*策,恢复农民生产经营、分配交换的自主权,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进行探索专业承包、联产计酬思路,实行联产到组、大组联产、联产到劳等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承包土地,联产计酬。

年发展为包干到户,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生产责任制进一步完善。这样,通过劳动组织、经营方式、计酬方法等环节的改革,调整生产关系,农业生产又迅速发展,粮食产量稳定持续增长。年,指南村的粮食总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比年增长65%,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始向其他行业转移,涌现出一批专业户、重点户。开创了农、林、牧、副、渔五业并茂,乡村工业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年,指南村根据上级指示精神,结合农户人口变化,劳动力的增减等实际情况,对各户的承包土地和口粮田,做了一次重大调整。是年,扬中市人民*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为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巩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给指南村所有承包土地的农户,签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年到期。年又重新核实换发。*的十九大宣布,农村第二轮承包土地,在到期后继续延长30年。

土地承包经营权证

第二节生产工具

一、铁制类

(1)镰刀俗称弯刀。一般呈月牙形,带有短木柄,用于收割稻麦等庄稼,也可割草。

(2)锄头俗称锄钯。扁平,上窄下宽,有平口和月牙口两种,装有长竹柄,用于中耕薅草和翻土。

(3)钉耙一般有四个铁齿,装有长竹柄。用于翻地破土,平整田块。20世纪60年代,提倡薄片深翻时,发明了鸭脚钉耙,即把尖齿改成鸭脚型的阔齿。90年代,开始使用八齿钉耙,专门用于平整土地。

(4)铁锹镤锹,上厚下薄,口宽四寸左右,装有木柄和蹬木,可通过手挖脚蹬挖土开沟。

大锹,比镤锹长,锹柄呈弯状,木柄和铁件装配后成“S”形,专用于起土垡。

三角锹、蟹钳锹,60年代,为增加三麦的种植面积,提高产量,发明了一种小型三角锹、蟹钳锹,在墒沟下面再挖一条暗沟排水,把上沟覆上土块长麦。

洋锨有平头子、尖头子、圆头子的,起初是部队工程兵用的,后农村仿制。

(5)划叉两根铁齿按五寸左右间开,上头合二而一装上木柄,可在收割后的稻田里划痕分行。

(6)机叉两根铁齿分三寸左右间开,上头合二而一,装上木柄,在堆稻把子时可用机叉把稻把子叉上高堆。

(7)小锹长15公分左右,上窄下宽,刀口宽5-6公分,装上5寸左右的木头柄,人可坐在矮凳子上,在农田或菜地里除草、栽菜。

(8)划刀用木料做成30公分宽的木椅状工具,靠背高约90公分,在下面间隔15公分左右,对称装着两片划刀,刀口向前,刀尖向下。大人在后扶着靠背,由一十多岁的孩子坐在上面,人或牛在前面拉着前进,这叫划干子。划好后,用铁锹断成25公分左右的泥块,最后用铁锹把泥块平起上来,叫做垡头。

(9)柴刀专用剐柴、割柳,月牙形,长度是弯刀的两倍,木柄有80公分。

二、竹制类

各种老式竹器

(1)扁担一般用毛竹削成,也有木制的,用于挑担。分大小两种,小扁担长约1.5米,大扁担长约1.8米,中间阔,以适合肩膀为宜,两头较窄。

(2)笿子竹篾编成,形似畚箕,系上适合人肩高的笿绳,用于挑灰挑土等。

(3)盘篮竹篾编成,圆形、底部扁平、边沿较高,用于屯粮或晒粮。

(4)竹匾竹篾编成,圆形、底部扁平、边沿较矮,用于晒粮,也可用于养蚕,又称蚕匾。

(5)漏篮竹篾编成,圆形、直径较大,有较大的网状眼。稻麦脱粒后,要两人对面站立,双手摆动使用,可通过漏篮将稻麦和草壳、草屑分开。

(6)漏筛竹篾编成,圆形、直径较小,有较细网眼,可一人双手端着旋转使用,将粮食中的小杂质除掉。

(7)畚箕竹篾编制而成,用于畚粮,现在己有铁制或塑料制品。

(8)晒簟竹篾编成,呈长方形,可卷收,用于晒粮,属大型农具。

晒簟

(9)爪扒毛竹削制,八根组成,形状如扇,一头合垅,一头张开,张开一头,以火熏弯,形如弯爪,用于划草。

(10)草篮竹篾编成,圆筒形,大小不一,因需而定,篾眼稀大,是养牛养羊割草的必备工具,一般农户也都备用。

(11)扫帚竹的枝条扎成,绑上竹柄,用于清扫场院,也有高梁穗、扫帚草等做成。

(12)竹架子由三根长约2米的燕竹主干扎成的三枪把。收割水田稻时,三杆叉开,支撑在水田中,供农户把割下的水稻晾在上面,晒干后用大木盆淌水运到场边。

(13)箩竹丝编成,口大底小,上圆下方,中间成胖肚型,高约40公分,直径约50公分,篾丝环状排列,用于储粮或运粮。指南人做满月、过生日、拨嫁装、房子上梁也都离不开它。

箩担

(14)面篓子竹篾按斜花交错紧密编成,总体上呈矮方柱形,口面呈圆形,高约40公分,用于运粮或储细粮。

(15)连枷毛竹削制编成的狭长小竹板,一端装上枢纽和竹柄,用于打麦打豆打油菜籽。

连枷(蔡卫东家的)

(16)毛竹杠长短粗细不一,用于抬粮食、抬石头等重物。

三、木制类

(1)梯子有木制品和毛竹制品,有9桄、11桄、13桄,可供堆草堆、堆稻把子、上房、上树、水中收割、脱粒时捆草。

(2)搨扒一块长45公分左右,宽10公分左右,厚3-4公分的木板,装上木柄,晾晒稻麦时,用来搨翻,使稻麦晒得匀透。

(3)木犁主体部分为弯曲而坚实的杂树木做成,俗称犁辕。犁辕的中下部分,安装铁制犁刀,插入土中翻土。犁辕后面装有扶手,供耕夫扶住木犁向耕牛下达向前、向左、向右、停下等指令。犁辕前头安装一块能水平活动左右摇摆的木棒,长约50公分,两端有小铁环可系绳,分别连着架在牛脖子上的轭头,让耕牛牵引木犁耕田。

牛耕田的木犁

(4)水车分槽统、车轴、踏枕、车杠和减水五大件,槽统里有斗板、榷子等小件组成的木链,车轴上装有人脚可踏的榔头,人趴在车杠上,车杠两头分别绑架在两个踏枕柱子上,人脚踏榔头,车轴转动,斗板就把水引上来灌溉或排出。

用于农田灌溉或排涝的人力水车

(5)杄槽木制方框中部装一木轴,轴上装有木齿。将其用绳索连接轭头架在牛双肩上,耕夫双脚分跨在前框和后框上,一手牵着牛绳,一手拿着鞭子,吆喝耕牛背着杄槽前行,可将耕过的水田土块碾碎,高低拉平。

用于平整水田的牛拉杄槽

(6)幙子一块长约2米,宽约30公分的木平板,两端的小铁圈系上绳索,连接轭头套在牛双肩上,耕夫叉腿站在木板上,牵着牛绳在水田里吆牛前行,可把田块拉平,便于栽秧。

(7)粪桶木料箍成,圆柱形,高约35公分,口面直径约40公分,有两耳,套上毛竹条折成的夹子,用于挑水、挑粪,材质逐步被塑料取代。

(8)勺子有水勺、粪勺两种,用木材箍成的小木盆,装上竹柄,可以用来浇水、浇粪。现材质已被塑料取代。

(9)大脚盆椭圆形,长约1.5米,中间宽约1米,高30公分,用于水涝时收割和运输,过去指南村是水灾多发地区,几乎家家都有大脚盆,把它作为遭水灾时的逃生工具。

四、综合类

(1)稻床四根普通木料或树膀子做成的两长两短的框架,中间套装着一根脊柱似的木料,每隔5公分凿有浅槽,用竹竿横嵌在上面,两头固定在框架上,形成平放的竹栅。整个框架一头搁在长板凳上,一头着地,供一人掼稻脱粒。

脫粒用的稻床

双人稻床要两头搁在长凳上,或装上四只脚,可供两人掼稻脱粒,农闲时,摊上芦席,铺上稻草,可作床用。也有少数农户用掼筒掼稻,筒上掼,筒里囤。(2)耥耙用结实的木材,做成约30公分长的船底模型,下面按2、3、3、2装十根向后弯的扁铁齿,上装前低后高与地面呈45度的长竹柄,在秧苗活棵分蘖后,在水稻行距间前后抽耥,可起松土除草的作用,利于稻苗扎根。

耥耙(*秀英家的)

(3)窝折芦蔑、竹篾编成25公分宽数丈长的芦席,可以卷收,用于围成稻囤,囤积稻谷。

窝折(戴广顺家的)

(4)担绳用麻丝或塑料带、尼龙绳绞成绳子,长3—4米,一头系上桑枝形成的钩子,或定制的木钩(俗称担钩),用于挑稻把子、麦把子,也可挑稻草、麦草、芦柴。

第三节传统耕作方法

一、三麦的种植管理和收割

元大麦以条播为主。在水稻已收割的田里,按一定宽度拉好绳子,用铁叉沿着绳子,划两条土痕,把田块分成行(俗称埨子)。用锄耙在埨子上,每隔3—4寸,把表土削去成为耧子,把麦种和秧草籽夹撒在耧子里,再浇上泥沃子,麦苗出土后,适时施肥,盖上猪羊灰。春节前后要中耕除草、追施粪肥,圆管拔节后,一般不再施肥。

此图与指南合作化时期劳动场景相似

成熟时,人工摘麦,扎成小把。晒干后捆成大把,挑到打谷场上。天晴时,用快刀把麦穗割下,铺在场上晒,秸秆另外堆放作为燃料。中午时分,用连枷拍打。这时,如自家人手不够,请亲友帮忙或邻居互助,也有雇请短工的(如两人或多人对面进行一上一下的拍打,形成噼噼啪啪的声音,很有节奏)。民国时期和解放初期,小学课本上有“噼噼啪,噼噼啪,打了大麦收小麦”的诗句,非常生动。

合作化时期,各生产队在晒场上打麦,中午时分,几十个社员分成两排,隔两个连枷柄长的距离对面站着,举起连枷拍打曝晒的麦穗,一排向上,一排向下,动作整齐,步调一致,草屑纷飞,人声鼎沸,那噼噼啪啪的声音,此起彼伏,节奏有力,响遏行云。

打下的麦粒和麦芒、麦屑等混在一起,晒场上划的划,扫的扫,畚的畚,漏的漏,飏的飏,筛的筛,一片繁忙景象。金*色的麦粒送进仓库,用窝折堆成高大的圆囤。

小麦以散播为主。采用钉耙进行人工翻田,或请专业的耕夫采用牛拉犁耕。然后用钉耙锄头将大的土块剁碎剁细,平整后分成埨子,并用铁锹挖好排水沟,因为尺麦怕寸雨。进行人工播种,一般每亩撒25—30斤麦种,最后用锄耙刬墒,尽量把麦种盖在土里,减少露籽。出苗后,及时加强管理,适当追施肥料。开春后,要进行中耕薅草。快到芒种,小麦成熟开镰收割,铺在田里晒干后捆成把子,肩挑上场。趁着晴好天气,利用桌板,人工掼脱,将麦草堆好,作为燃料备用,借助风力把麦粒飏净收仓。

过去,由于小麦成熟期较晚,到收割时,长江汛期已到,江潮上涨,沙田渗水,形成内涝,积水难排,农户只能带着高凳,搁上梯子,在水中收割,更为艰难。

二、水稻的栽培管理和收割

水稻栽培管理的传统方法,一般分浸种催芽、精做秧田、秧苗管理、栽前准备、秧苗移栽、田间管理和收割等七个阶段。

(1)浸种催芽通过人工选种或通过盐水、泥水选种,测定发芽率。药剂处理,将种子放在水中浸泡1—2天后取出,焐在草窝里加温催芽。

(2)精做秧田根据大田插秧的总面积,一般按5%的比例,选择田块种植秧草、红花草等绿肥。农历四月初开始做秧田,用镰刀将绿肥收割成堆,采用人工或牛耕翻田,将土块破碎破细后用笆斗戽水或水车灌水,将绿肥铺放在田里,踩进土里,沤上1天左右,然后扒沟分埨,将埨面平整后再用木板幙平,然后播种落谷,每亩种量,根据老农积累的经验,不同的品种按不同标准播撒。

20世纪以前做秧田的方法

(3)秧田管理传统方法为长期保持水层,视苗情追肥除草。后改进为晴天满沟水,阴天水放干。三叶期后,保持一定的水层。一般农户,秧田都做在河边,田头上都支着水车,早晚都要车秧田水。条件差的农户,用笆斗或小木桶戽水。一叶一心施“断奶”肥,三叶期施“接力”肥,移栽前施“出嫁”肥。

(4)栽前准备麦收过后,把夹种的绿肥——秧草茎,用两把长柄镰刀相互配合,割钩并举,叫做剐秧草。剐好后,卷成梱放在田埂上,先把春天积的河泥作为基肥用笿子挑到田里,然后用钉耙散开,待田被牛耕后,大人拖,小孩踩,把秧草茎拖*似的,踩在墒沟里,作为基肥。绿肥少就隔墒拖,绿肥多就条条拖。秧草茎拖好后,用钉耙平墒,即把土块压在秧草茎上填平墒沟,再把土块破碎,然后车水上田浸泡。过1-2天后,雇请专业耕夫带牛打杄槽,把土块进一步打细打粘,把整个田块拉平。种田讲究的人家,还要用幙子再幙一下才进行栽秧。

(5)秧苗移栽指南人在秧苗满月后,即农历五月初,开始扯秧移栽。扯秧的活一般由妇女们干,挑秧和栽秧基本上是男人们的事。妇女们扯秧,是用小板凳坐在田里用双手扯,扯两个小把合起来扎成一大把。扎绳是稻草,俗称秧母草,妇女们出于孝道,也出于维护自己的尊严,不肯把秧母草踩在田里或踩在秧苗底下,哪怕是多一根草也要拾起来另行处理。

此图近似合作化时期指南集体栽秧场景

传统栽秧不拉绳子。一行栽六棵,左脚外侧前栽两棵,裤裆前栽两棵,右脚外侧前栽两棵。栽左边退右脚,栽右边退左脚。这样可以把一行几十米的田栽得棵距均匀,笔直如线。栽头行的人,尊称秧师,是栽得又快又好的行家。多人一起栽秧时,常常推让一番,万一栽得不好不快,被别人“包了饺子”,是很难为情的。

年,陈兰松、高兰芳、韓菊英等几位快手在同一块田里栽秧,你追我赶,暗暗较劲。田埂上一个小脚奶奶给媳妇送完二顿粥回家,田埂上因挑秧时淋水较滑,她步步小心,栽秧快手,一齐发力,追赶小脚奶奶,引为笑谈。

指南栽秧还有个规矩,解开秧把时要把秧母草放到前面的耧子里,不可踩在脚下,这大概是尊母吧。

年前后,密度为横七竖八,形式为斗板式倾斜形的眠秧。年改为直插式密度为6×6的标准。当年,指南栽秧虽然没有掌握什么高科技,但秧文化的底蕴颇为深厚。栽秧季节,适逢夏季,中午骄阳似火,他们总要小憩一刻,说什么“中午不仰尸,*秧不叉枝”,每当夕阳西下,他们又会说“太阳下山岗,抢栽晚时秧”。栽秧是一项很苦的农活,脸朝*土背朝天,躬腰在田里倒着爬,指南人却能以苦为乐,边栽边唱:“五月里来种田忙,边唱歌来边插秧,弯腰驼背多辛苦,只盼秋收稻米香”。

年大跃进时期,曾一度强调密植,每亩竟达6万穴,因密不透风,虫害增加,极易倒伏,严重减产。后纠正为合理密植,亩栽2.4—4万穴,产量明显提高。

(6)田间管理年前后,采用传统方法,自流灌溉,田内保持浅水层,同时进行人工拔草,用耥耙在耧子里耘耥,松土除草,让秧苗扎根。年开始,推行陈永康烤田经验,适时烤田。年后,水浆管理改进为浅水插秧,寸水活棵,薄水发棵,适期烤田,浅水勤灌,孕穗不脱水,干干湿湿长籽粒。此后又推广脱水扎根,后期勤灌“跑马水”,效果很好。

施肥技术由传统的方法改进为五个结合:有机肥与化肥相结合,迟效肥、速效肥相结合,氮、磷、钾三要素相结合,土壤根施、叶面喷施相结合,深施、面施相结合。20世纪70年代以前,在水稻的田间管理上基本上没有治虫这一项目,到70年代以后开始,拉赤膊线点螟蛾灯,捕捉稻飞虱、三化螟等害虫。

(7)水稻收割秋高气爽,遍地金*,水稻成熟,抓紧收割。一割六棵,平放整齐,两把一堆,交叉平放,晒上两天,最好翻铺,能晒几天?全看天气,捆成大把,肩挑上场,码放成堆。

人工用弯刀割水稻

选择晴好天气,用稻床或掼筒脱粒,把稻草捆好成堆,作为燃料,把脱下的稻谷,用畚箕、盘篮、漏篮等农具,去掉草屑等杂质,然后借助风力飏净晒干,用芦篾或竹篾编成的窝折围成圆囤,囤放在家里。根据*府规定,先把公粮送掉,其余作为口粮。吃不了的,可以作为余粮卖给国家。

三、油菜的种、管、收、

20世纪70年代以后,指南村开始种植油菜,栽培方法有育苗移栽和直播两种。

育苗移栽的过程分育苗、移栽、管理三个阶段。

(1)育苗苗床与大田按1:5标准确定苗床面积。9月中旬播种,亩播量为0.5—0.75公斤。

(2)管理早期间苗,间苗后视密度大小进行定苗,定苗标准为每平方尺13—15棵。定苗以后进行追肥、防旱、防湿、治虫。

(3)移栽苗高5—6寸,长成6片真叶时移栽。按秧苗大中小分级,用大锹摇口或锄头削槽,按一定株距和行距栽苗,边栽边浇活棵水,边施随根肥,亩栽标准数为1—1.5万株。

清明节前后,指南村油菜开花,一片金*

(4)大田管理重施腊肥。每亩穴施碳铵20-25公斤(一度曾叫打洞施肥)或增施猪羊灰30—40担,农村养猪户养羊户减少后,则改施复合肥,并结合松土壅根,保暖防冻。春节后,追施返青肥,2月底施苔肥。临花期进行“捉*塘”补平,开花后喷硼肥1—2次,或喷磷酸二氢钾。喷多菌磷防治菌核病。

(5)收割成熟后,适当带青采用镰刀钩割上半段(下半段秸杆另行处理)。指南的经验是“九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九成收”,放在编织袋上打包,挑运上场。晒干后,用木棍捶打或连枷拍打,借助风力将籽壳飏去。产籽量最低为每亩70公斤,高达每亩.5公斤。

四、大豆种管收

指南村高地及旱地,占土田面积的8%。年前,近半数种植大豆。年后,种植面积相对减少。大豆有春夏两种,以夏大豆为主。春大豆又称早*豆,以4月中旬播种,7月中旬收获,种植较少。夏大豆于6月中旬播种,10月上旬收获,主要品种有六月白、七月白、八月白。大粒型的绿大豆、黑大豆、丝瓜香等。其种植时间和方法,一般在夏熟作物收割后清除杂草、打塘穴播,深度1寸左右,株行距8—10寸,每穴播5—6粒。出苗后,中耕薅草两三次,因大豆本身有根瘤菌提供营养,一般不施肥。成熟后,采用人工连根拔起,捆挑上场,晒干棒捶,清除杂质进仓。指南人常说稻上场,麦进仓,*豆挑在肩膀上,才算收成。

勤劳的指南人不浪费土地田头十边种上*豆

五、山芋种管收

20世纪50年代,指南人开始从江南江北的亲戚朋友处引种山芋,60年代普遍种植。山芋都种在高地和港堤内外坡上。栽培工序依次为:翻地、碎土、施基肥、做垄、插苗、浇水、追肥。其藤叶可以喂猪,薯块可以食用,且营养丰富。大力提倡农民养猪时代,为了喂猪,剪藤过多,影响产量。年,引进的良种“徐薯18号”亩产达多公斤,其收获期在10月中下旬。近年来,指南徐学才等许多农户自已留种越冬,开春用简易塑料棚育苗,除自已栽种,还出售。

指南人喜欢在高田上种山芋

北1队和3队都有专人加工山芋粉,邻近村民也把洗净的山芋送来排号,等待加工,徐怀珍、许秀英等加工人员日夜忙碌。

山芋粉是指南人祭租必备之菜,也是擀馄饨皮时必用之物。

六、棉花种管收

解放前后,指南人有种植棉花的传统,但种得不多,品种也很单一,通常为“中棉”。其目的为家庭纺纱织布。

20世纪60年代指南人在西滩、花鱼套种棉花

棉花的种植时间是在谷雨和立夏之间。于元麦空耧间套种,株距一尺左右,穴播种子3—5粒,苗高3—4寸,进行间苗,每穴留1—2株,以后追肥2—3次,中耕薅草7—8次。重施花铃肥,早整枝,多争伏桃;立秋前,施盖顶肥,多争早秋桃;多培土,形成高垄和沟系,以利发根抗倒,排水防渍。苗期防治炭疽病、叶枯病、蚜虫;花铃期防治棉铃虫,红铃虫。棉桃成熟后,开始破裂,吐出白色的棉朵,这时,即可下田收摘棉花。

解放前后,因品种低劣技术落后,亩产皮棉仅5—15公斤。

—年,推广新品种,亩产皮棉增至22.5公斤;年,增至49公斤;年增至80公斤。

年开始,指南人不种棉花了。

七、麻种管收

草本植物,种类很多,如*麻、苎麻。解放前和解放初期,指南人喜欢在家前屋后和零星高地种麻。

指南人在稻麦两季间利用晒场种*麻

(1)*麻一年生直立木质草本植物,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全株无毛,叶纸质。种植方法有散播、穴播两种,苗高4—5寸后,适当间苗、除草、施肥。待其长到1.5米左右,叶片有点微*时,可连根拔起,然后把茎皮剥下来晒干,经加工可以制成麻绳。

指南人从年成立高级社起至年改革开放止,都是麦子收好进仓后,把占地一两亩的生产队晒场上水翻土,种上*麻,稻子快成熟时,*麻正巧成熟,收好*麻再上水平整场地,重新恢复晒场原状,指南人巧妙地增加一季*麻收入。

(2)苎麻多年生植物,一年可收割数次,用刀收割后剥其茎皮,用专用刮子刮去外皮,将白色的麻片晒干。女人用灵活的手指把麻片分开,捻成麻丝,织成麻布,做成麻布蚊帐(又称夏布帐子),柔韧透风,是女儿出嫁时必不可少的嫁妆,做成夏布褂子,透风、凉快、煞痒。

解放前指南家家种苎麻纺纱织夏布

八、耕牛饲养

解放前后采用传统方法种田,耕牛是不可或缺的。年前,私人单干种田时,有的农户根据自家耕种的需要,饲养一头耕牛(一般为水牛),先把自家的田耕好,然后受雇给别人家耕,收取工钱或大米。

耕田拉磨全靠耕,牛后被机械代替

饲养方法:选择靠近河旁的地点,钉一牛桩,平时把牛系在桩上,春夏秋三季让它露天或睡或站,冬天则让它在芦材搭建的牛棚里。春夏秋时节,喂以青饲料,冬天则以稻草喂之。盛夏时节,天气闷热,又有蚊虫叮咬,养主则在附近挖一泥塘蓄水,叫做牛汪塘,让牛下塘打汪避暑,同时,避免蚊虫叮咬。养主家里如人手不够,需雇一名伙计,俗称“放牛郎”,一般都是贫困地区到扬中来谋生的青年小伙子,专门负责寻草放牛,时间从清明节开始到农历十月初一结束。当年,今指南村8组的孙老大、10组的吴康银、12组的徐柏林、13组的管茂龙等户,都曾长期养过耕牛。孙老大、吴康银和徐柏林还分别开有磨坊和碾坊,利用耕牛在农闲时牵(拉)磨,为农户加工粮食。

合作化期指南各队都饲养

农业合作化时期和人民公社化时期,私人不再养牛,而是集体饲养,18个生产队每个队饲养一头,田亩多的生产队则需养2头,总共20头。生产队采取由各户轮养或专人饲养的办法。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实现,20世纪70年代初,拖拉机耕田取代了牛耕,指南村不再养牛。

第四节耕作方法的改革

耕作方法的改革,主要体现在翻田、收割、脱粒、排灌、水稻栽培和三麦播种等六个方面。

(1)翻田第一种传统方法是采用人工翻田,也就是用钉耙、锄头翻田。这种方法劳动强度大,效率低。

第二种方法是用牛耕,这种方法省力得多。20世纪70年代强调薄片深翻,为此发明了鸭脚钉耙,这种方法属于精耕细作,指南人说“种田如同绣花”,虽有一定好处。但费时过多,效率太差。得不偿失,风行一阵,便被淘汰。随着农业机械化进程加快,年,指南村购买两台能耕田耙田的手扶拖拉机,选派有文化的青年农民王惠池、孙保龙到县农机站参加培训,指南村拉开了农业机械化的序幕,为后来的农机队和农机服务合作社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2)收割传统方法是用镰刀收割,一般是每人一行,割6棵(穴)为一把,放在田里,第二把与第一把交叉放在一起,经翻铺晒干后捆收上场。随着农业机械化的进一步发展,年,陆庭洪购买了一种功能齐全、效率很高的联合收割机。这种收割机能在田里边割边脱,能把稻草整齐地放倒,铺放在田里,也能把稻草粉碎,以便还田。至于稻麦只要在田头上装运回家,每到收割季节,村民组长征求农户意见,随时可以叫收割机下田作业,有本地的,也有外来跨区作业的,收割的粮食送到各家各户的场上,十分方便。

20世纪70年代脚踏脱粒机

(3)脱粒传统方法是稻用稻床掼,麦用连枷打。为了改变这种落后的方法,20世纪60年代初,指南各队都购买扬中县农机厂生产的脚踏脱粒机,可以两人上机,下面用脚踏带动上面的滚轴转动,滚轴上装嵌着钢丝或铁丝做成的齿轮。两人各用双手捧着稻把子,在滚轴上不断地翻动,从而将籽粒脱下,两头各有一人分送稻把子。后面搁张梯子,有1人或2人负责捆草。脱后的稻谷,仍需采用传统的方法处理干净。

年以后,集体购买用柴油机带动滚轴的大型脱粒机,不需要人用脚踏,可以四人上机操作脱粒,劳动强度减轻了,效率大大提高了。

60年代末期,指南村开始竖电杆架电线,普遍通电了。一种由功率为3千瓦的电动机带动的电动脱粒机应运而生。

到80年代,各个生产队集体购买了原镇江农机学院(江苏大学前身)设计制造的“金牛牌”脱粒机,这种脱粒机设计科学,使用起来比较轻便,所占场地不大,1—2人就能操作。脱粒后,草是草,稻是稻,麦是麦,收拾场地,轻松而简便。分田到户后,有些农户联合购买了自用。

自从指南村集体和*良根个人都购买了大型联合收割机后,指南人彻底解放了,站在田头看机械收割,收好的粮食由机动三轮车送到自家院中,黃良根每年还去浙江、安徽为种田大户收割。

(4)排灌20世纪60年代前,指南培育秧苗和大田栽秧,一方面依靠江潮上涨,开闸进水,另一方面采用人工笆斗戽水或水车车水。一旦发生内涝,则在落潮时开水洞放水。放不出去,就在车水塘集中水车,用人力车水排涝。60年代以后,开始筹建机电排灌站和泵站,利用电力和机械排灌。在指南境内,有扬子河机电排灌站、指南机电排灌站、三墩港机电排灌站,每个村民小组建有1—2个泵站,排灌功能俱全,能确保不受旱涝影响,年年丰收。

20世纪60年代以前都是用水车排灌

(5)稻田播种小麦年以后,指南农户除了继续采取机耕机耙播种小麦的方法外,还采取在稻田套播小麦的方法,将播种期提前,即稻子收割前十天内,将麦种散播在稻田里,等稻子收割后,加强田间管理,打破了种麦不能有露籽的传统观念,照样能取得丰收。

(6)水稻栽培水稻栽培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

首先是拉绳定点栽秧。人民公社化中后期,生产队为确保密植,防止个别社员在栽秧的过程中只图速度不顾质量的情况发生,把田块竖栽改为横栽,由两人分别站在田两边的界岸上拉着一根绳子,绳子按一定的距离系着红色或*色的标签,栽秧的人一字排开,每人按标签栽6棵或8棵。哨声一响,同时栽秧,基本栽好绳子拉起重扦再栽,栽得快的人还可以站起来喘口气直直腰,栽得慢的人感到十分紧张,汗水淋漓,头稍抬一下都不能,人均功效并不高。这种方法大约推行了1—2年就被废除,改成有专人带尺抽查验收,1公尺要栽9—11棵,低于9棵就要返工重栽,如不返工则予扣减工分的处罚。

拉绳定点栽秧工效极慢

其次是抛秧。这种方法是在年分田到户以后提倡的。育秧苗时,选择适当的田块,耕翻破土后上水浸泡踩成泥浆,用铁丝网过滤后,浇灌在长约45公分,宽约30公分的塑料盘上,盘上有像小酒杯似的孔洞,用木板刮平后把催过芽的种子撒在上面,出苗后给予必要的管理,待苗高1—2寸后,即可把塑料秧盘运送到整理好的大田边,人只要站在田埂上,把秧盘上带有泥钵的秧苗取出,从空中像仙女散花似地抛到田里,既省工又省力,但稀密的程度很难把握。

抛秧省时省力

颇受农民欢迎的是水植播。这种方法是把种子浸泡催芽后,请专业的秧师带着播种机到整理好的大田块里播种,出苗后即可看出,基本上像人工手栽的,横竖对档,稀密得当。

得到全面推广的是机插秧。指南村育秧采取这种方法是在室内进行机械化播种。具体步骤是流水线一条龙:把秧盘摊好——铺上黑色的基质灰——播放已催芽的稻种——盖上基质灰——出盘。然后通过人工把秧盘运到整理好的秧田里摊放好,盖上无网布上水浸湿,出苗后喷洒尿素等肥料。秧苗长到15—18天后即可移栽。每亩播种量为8斤,需要秧盘为30盘。

栽插时,指南村两委精心安排农机服务队为农户耕田、耙田、送秧、栽秧,一条龙服务到底,以村民小组为单位有序进行,深受农户欢迎。

第五节耕作制度

20世纪50年代前,指南村的耕作制度实行夏秋两熟制,夏熟以种植三麦(元麦、小麦、大麦)为主,元麦田夹种蚕豆、秧草(主要用作秋熟作物的基肥);秋熟中,水田种植水稻,旱田种植大豆、棉花或其他作物,这种耕作制度被称为传统耕作制度。

50年代开始,指南村根据上级有关指示精神,逐步改革耕作制度,其演变过程可分五个阶段。

1.早麦、中籼稻两熟制阶段(—年),基本上延续传统耕作制度。

2.早麦、中籼、中粳并存的两熟制阶段(—年),对水稻品种进行改良,推广籼稻改粳稻,但进展不快。直到年试种农垦58号,中晚粳稻种植面积开始大于中籼稻。

3.晚麦、晚粳两熟制阶段(60年代中后期)年继续扩种晚粳稻农垦58号,年单产突破千斤。稻麦两熟制产量创历史最高纪录。小麦种植面积扩大,元麦面积减少,传统绿肥不再与元麦混种,改为单种。三麦总产量上升,占总产的20%以上。后因晚粳农垦58号退化,加上“文化大革命”的干扰,增产优势未能保住。

晚小麦产量高

4.双、三熟制阶段(70年代)

双、三熟制的主要形式有:绿肥——稻——稻;油菜——稻——稻;三麦——稻——稻。指南采取的主要形式是第三种。

70年代开始,在农业学大寨的高潮中,指南人在*支部书记吴永余的带领下,以战天斗地改造自然的大寨精神,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在蓄水能力差,渗水能力强的漏沙土上试种双季稻,第一年就取得成功。前茬亩产公斤,后茬亩产公斤,被评为扬中县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单位。这种荣誉来之不易,它凝聚了指南大队干部和社员的心血。特别是收前茬、栽后茬是在盛夏大伏天进行的,气温都在30℃以上,最高达35℃,时间紧迫,季节性强,社员们不得不起早带晚、披星戴月地干,中午骄阳似火也要照常上工。拔秧栽秧差不多是在半开的水里操作。很多社员栽秧时,尽管拇指、中指和食指都带上了铜质或皮质的秧套,仍然烂得红兮兮的。脚跟和脚背像被土虫咬过的马铃薯。8月8号8点钟,是栽好后茬稻秧的最后限期,可恶的蚊子又在不断地骚扰,实在是苦不堪言。正如社员崔德胜所说:“双季稻,爬爬高,有得吃没得烧,又苦又累吃不消。”最后,因肥力不足,地力透支,土壤结构受到破坏,群众劳力负担过重,缺少休养生息,产量逐年下降。

5.恢复稻麦两熟制(20世纪80年代开始)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允许群众减少三熟制种植面积,大力推广杂交中稻和中粳等优良品种的种植,到年彻底淘汰双季稻,取消三熟制,全面恢复稻麦两熟制,农村劳动力得到解放,为农林牧副渔和乡村工业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

第六节良种推广

解放前的民国县*府无专业的农业部门管理农业生产,更无专业人员负责稻麦种子工作,老百姓无法进行种子改良,品种不断退化,品质低劣,产量难以提高,甚至一年不如一年。

解放后,人民*府十分重视农业生产,成立良种场,增设专业部门,委派专管种子的技术干部,负责指导农民选种、留种、串换种子。指南村的广大农民在地方*委和*府的领导下,在农业部门所属的种子公司和良种繁育场以及后来的农业公司指导下,采取穗选、片选、提纯复壮等一系列的科学方法,不断更新三麦、水稻品种,使之逐年优化,提高粮食产量。

—年指南村三麦品种更替情况表

年份

项目

主要品种

搭配品种

亩产(公斤)

均为乡土品种

均为乡土品种

元麦30—40

小麦50—75

小麦:

元麦:“扬中红”

小麦:玉皮、矮粒多、吉利、阿夫

元麦:三月*、四月*

“扬中红”最高达公斤

小麦:矮粒多

元麦:立夏*

小麦:吉利、大黑芒

元麦:、“扬中红”

70年改三熟制时期

小麦:群众42号

元麦:立新一号

大麦:早熟3号

小麦:扬麦3号、宁麦3号

村农:村农1、2号,海麦1号

大麦:、尺八大麦

小麦

元麦

80年代初

小麦:

元麦:立新1号

小麦:扬麦4号

、宁丰

90年代—20世纪

小麦:扬麦5号

扬麦、扬幅麦2号、扬麦13号

小麦:扬麦4号、、宁丰

扬幅麦2号(均为当家品种)、扬麦13号

—年指南村水稻品种更替情况表

年份

项目

主要品种

搭配品种

亩产(公斤)

土刚稻、洋籼稻

中农4号

各种乡土品种

土刚稻、中农4号

洋籼稻、*壳早

老来青

70年代双三熟制时期

早稻:二九青、原丰早、广陆矮4号、二九南1号、

后季稻:武农早、沪选19

单季稻:双丰1号、武农早、沪选19、苏粳2号

早稻:矮脚南特、庆莲16号、矮南早1号、莲塘早

后季稻:农垦57、双丰4号、南粳33-34、复虹糯、花寒早、农桂3-7

晚粳、葛后2号、

徒稻3号等

单产公斤(前后两茬稻总产除以水田面积)

70年代末—80年代

武农早、武复粳、盐粳、杂交稻、南优2号、汕优3号、汕优63号、紫金糯

葛后2号

徒稻3号

船桂4号

青林9号

年杂交稻平均亩产公斤,高产田块公斤

汕优63

盐粳2号

武育粳3号

武育粳2号

盐粳2号

江洲糯

1年

晚粳9-92

武运粳7号

亩产增加50—60公斤

2—3

武香粳14

广陵香粳

—6

武粳15

大面积推广

稳产高产

镇稻18

稳产高产,但米质较硬

南粳

武运粳31

稳产高产,优质好吃

第七节病虫害防治

一、病虫害

水稻、三麦病虫害的发生与耕作制度、作物布局、品种更替以及气候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的年代,病虫害的种类和危害的程度也有所不同。

(1)水稻虫害

年以前,水稻以中籼稻为主,害虫主要是三化螟。年至年,水稻以粳稻为主,虫害以二化螟最严重。年后,扩大双季稻面积,年又推广杂交稻,品种复杂,虫害重迭发生,交替为害,主要有稻飞虱、稻蓟马和纵卷叶螟。—年,稻褐飞虱发生;年,稻白背飞虱发生;年,稻蓟马危害加重。另外,稻叶蝉、稻螟蛉、稻粘虫、稻穗蚜等虫害均有发生。

(2)水稻病害

年以前,以稻瘟病为主,后因改种双季稻,推广杂交稻,品种复杂,病害增多,主要有稻瘟病,穗颈瘟、纹枯病和白叶枯病。这些病害都使水稻产量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失。

(3)三麦虫害

粘虫危害小麦,被害率为6%,高达18%。上世纪50年代吸浆虫危害小麦,被害率更高,达23%,60年代被治绝。另外,麦蚜虫、麦蜘蛛、麦叶蝉等对三麦均有危害。

(4)三麦病害

20世纪50年代曾大面积发生小麦杆锈病,农民损失惨重。年后,经防治病害减轻。另外,元麦叶锈病、白粉病、黑穗病、网斑病、条纹病等都发生过,对三麦造成了危害。扬中三麦赤霉病经常发生,解放以后有6年特别严重。

二、病虫害防治

解放前,农民种田,虽有病虫害,但如何防治,*府不关心,农民不知道,收成好坏只能听天由命。

解放后,人民*府组织人工防治,发动农民和中小学生拾稻根、采螟卵、点诱蛾灯、麦田插草把、放糖醋钵(诱杀黏虫)、制土农药等,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年开始,用六六粉等药剂防治,配合人工防治,效果明显,逐步推广。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起,以药剂防治为主,人工防治为辅。

指南部分生产队有了专业查虫治虫队伍

年改革开放以后,农村虽然实行了分田到户,联产计酬,土地承包等一系列的新制度,但*和*府十分重视和关心三农(农业、农村、农民),农业主管部门和村两委有专业分管干部和农技员,具体指导农户对病虫害防治,对农药品种、用量、喷洒方法都给予十分明确的指导,甚至还根据各个农户田亩的多少,把农药配好送到门上。截至年,指南农民已连续58年获得丰收。

20世纪50年代—年指南农民使用的农药及药械情况

种类

年代

农药名称

药械

50年代

土农药:石灰水、食盐水、草木灰

商品农药:西力生、赛力散、硫酸铜石硫合剂、多硫化钡、代森锌

年,简单防治器械架

年,压缩喷雾器

60年代

富民隆、赛力散

多菌灵、稻瘟净

70年代以后

多菌灵、粉锈宁、井岗霉素、异稻瘟净。年开始使用富士一号和三环剂敌枯霜、叶枯净

浸种剂:、

年引进机动弥雾机

50年代

以有机氯为主,如0.5%,2.5%,6%的粉和乳剂

年土制农药:猫儿眼、土大*、闹洋花、楝树叶、枫杨叶、白果树叶加水烧制的药液

60年代

敌百虫、敌敌畏、乐果等有机磷农药或与有机氯制剂混合使用。

70年代—80年代初

有机氯、有机磷,氨基甲醛脂类,如西维因、杀虫脒、杀虫双、甲胺磷等

人力喷雾器、机动弥雾机

进入21世纪,在*和*府的关怀和有关农业专家的指导下,指南农民开始注重使用低*高效的农药,如三环唑、吡蚜酮等。甲铵磷、乐果等高*农药已逐步禁止使用,以防高*农药的成分残留在粮食中,影响人体健康。

年开始,指南在粮食生产的整体过程中,坚持六个统一,其中就有统一病虫害防治。年,由村里统一按照上级植保部门要求,开始使用无人机喷洒农药。水稻治虫的次数已从年的14次降为5次。

第八节肥料施用

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指南村有史以来,农民种田使用的肥料分为两大类,一是有机肥料,二是化学肥料。

有机肥料被称为传统肥料。主要有混杂肥、家积肥、饼肥、绿肥等。

混杂肥包括堆肥、草塘泥、河泥等,主要用作基肥。堆肥是农户清扫家庭内外的垃圾和灶膛里扒出来的草木灰堆积的;草塘泥是用稀薄的河泥与杂草混合沤制的;河泥是把河水抽干后,从河塘里直接扒上来的,也有用罱泥船罱的,这种河泥,因有菱的茎叶和水草烂在里面,黑乌乌的,是有机肥料的上品,被称为“乌金”。

家积肥包括猪羊灰、人粪、禽粪等,用作基肥追肥均可。指南农民十分重视饲养猪羊积肥,有“养猪不赚钱,回头看看田”之说。20世纪50年代中期,*和*府号召农民养猪,大力宣传“种田不养猪,好比秀才不读书”的观点,并在一些农户的前墙后壁上,用石灰水写成大标语。人民公社化时期,还有一部分大人小孩起早带晚拾鸡粪,拾狗屎,作为辅助肥料。原三茅公社*委副书记石善才,不管走到那里身上都带着拾狗屎的工具。他到指南来时曾说:“没有肥料就没有粮食,没有粮食就没有我们”。

解放初期学校发动学生拾鸡粪狗屎

饼肥有豆饼、菜籽饼、棉籽饼等,主要用作水稻生长的基肥,也可用作早期追肥,既可粉碎散施,也可加热后用刀切成饼块或饼片穴栽在水稻根旁,俗称“栽饼”。

紫云英作绿肥

绿肥包括秧草、红花草、蚕豆秸秆和“三水一萍”。秧草历来是水稻的主要肥料,用作基肥;红花草即紫云英,是上世纪60—70年代引进的当家绿肥;“三水一萍”即水浮莲、水花生、水葫芦和绿萍,也是引进的,用于沤制草塘泥,其中绿萍可直接拌在泥土里作基肥。80年代后,“三水一萍”逐步被淘汰,进而基本绝迹。农业学大寨时期,指南好多生产队曾组织社员到江南山区或厂区寻草,用船装运回来,沤制草塘泥肥。

解放以后,指南农民开始学习使用化学肥料,最初的化学肥料是单一的碳素,洁白晶莹,俗称肥田粉。尔后,化肥使用品种和数量逐步增多,主要有氮磷钾肥,还有复合肥和微量元素肥。

(1)氮肥有硫酸铵、硝酸铵、碳酸氢铵、氯化铵、尿素、石灰氮、氨水等。20世纪60年代,主要用于稻麦追肥,方法有叶面喷施;70年代双三熟制时期,开始用作基肥,方法有球施、底施、穴施(打洞施)等。改革开放前化肥紧缺,要按田亩分配,计划供应。指南农民曾步行到沙家港船上,用粪桶挑回分配供应的氨水,加水后到田里泼浇。

(2)磷肥有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等。作稻麦的基肥,也可蘸秧根为“送嫁肥”。过磷酸钙可叶面喷施,钙镁磷肥可用于三麦、绿肥拌种。

(3)钾肥有硫酸钾、氯化钾等,只作稻麦基肥。

(4)复合肥包括氮磷钾三种成分,用作基肥。磷酸二氢钾可叶面喷施。

(5)微量元素肥包括硼肥、锰锌肥、钼肥等。一般用于叶面喷施,锌肥可作水稻的基肥。

在积肥用肥过程中,指南农民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也苦苦探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如养猪积肥,要在收割后的稻田里,或初种的麦田里,用划刀划两条深约10公分的口子,总长与田长相近,这叫划干子,也叫划垡头。然后用镤锹断成约20多公分长的块子,叫做断垡头,再用大锹或镤锹平铲起来,放在麦埨上晒,这叫起垡头,晒干后用泥笿一担一担地挑到住场上垒成堆,并用稻草披盖好,以防雨水淋湿,这叫堆垡头。当年农民养猪,都是圈养,圈里烂了,要从堆上搬取垡头,用钉耙敲碎,用洋锹铺垫到圈里,让猪继续踩烂成灰肥,每两天要铺垫一次。圈里高了满了,要把灰扒挑出来,用钉耙敲细,用扁担笿子挑到田里,用手捧撒在田里,作为基肥或追肥,工序复杂,费力太大。20世纪70年代,指南农民试行把猪圈由泥圈改成水泥浇成的淌圈,猪圈里粪便多了,只要用水冲冲,省力省时得多。

为鼓励社员多养猪多积肥,大队与公社沼气办协同,免费供应材料,派专业瓦工为各户砌建能储近一百担粪的沼气缸。材料为每户水泥12包,*沙、石子按比例配备,大队派拖拉机运送到户,瓦工钱一概不收。沼气缸储沤的粪肥质量高肥效好,产生的沼气既能点灯又能烧饭。

自古农民都养猪,扬中曾提倡一亩一头

合作化时期和人民公社初期,农民养猪积成的猪窠灰给集体做肥料,是按质论价,一般是0.2元一担,两笿子为一担,由队委根据色味评定。人粪的质量,用粪度表测量,以担数计算金额。改成淌圈以后,按猪的头数和饲养的天数计价。每养一头猪,一般为0.2元/天。

第九节农技推广

年前后,指南农民种田,主要借鉴前人的经验和自身的实践经验,种植三麦、水稻等各类农作物。农业合作化以后,县市乡镇等各级领导部门开始建立农业技术指导机构,配备专业的农业技术干部下乡指导。年,指南村根据上级指示,推广湖南“华容经验”,建立了村级农科队,冯春保任队长,每个生产队抽调1—2名社员参加,共30人。其中男19人,女11人;高中毕业生11人,初中毕业生9人,小学文化8人,文盲2人。有科研生产基地34亩,其中高地8亩(在西滩),低田26亩。低田种植小麦、水稻,培育良种,如杂交水稻试验;旱田种植和经营蔬菜,为科研提供经费。农科队在搞高产样板田、种子田、杂交稻试种,以及指导生产队作物栽培和病虫害防治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村农科队撤销,代之以2—3人的村农科组做农业技术服务工作。

指南村重视对农技人员的培训,凡县市乡镇或农业主管部门举办的培训,无论长期短期,还是单项综合,都能及时选派人员参加,在经费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截至年,参加培训的人员达30人次。其中顾国富、*克勤担任过村农业生产技术指导员。指南5组的童中林经学习深造后,成为扬中市知名的农业科技型企业家,他创办“扬中市金香园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试验种植新品种水稻,所出产的金香园生态大米受到好评。

年,指南村开始进行小麦耕作方面的重大改革,推广稻茬小麦播种,实行机械免耕,既省劳力又增收。

年,指南村在市农业部门的支持下,在福字圩(7组和8组)建立了水稻百亩丰产方。从育苗、栽秧到除草、施肥、治虫等一系列环节,都有专人指导。田间有标记,工作有记录,取得了显著效果,对周边的村组和农户起了示范作用,带动他们丰产丰收,江苏省农委来检查测产后,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第十节农机服务

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的前身是村农机服务队,它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年,指南村首次购买拖拉机,相继选派王惠池、孙保龙、王永龙3名青年农民到县农机站参加培训,学习驾驶和耕田技术。年购买了6部拖拉机(两部带车厢,四部不带车厢,不带车厢的用于耕田,带车厢的平时搞运输,农忙卸掉车厢,参加耕田)。到年,相继购买了东风25、35、50大型拖拉机5台。培训了陆庭洪、陈德林、杨思洪、杨传凤、朱秀清等人为驾驶员和机耕手。王惠池为首任机耕队长,孙保龙长期担任机耕队长。陆庭洪年被评为镇江市优秀农机操作能手;年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农机操作能手;年被评为镇江市农机跨区作业先进个人。

左起:陈德林、陆廷洪、孙保龙、朱秀清

机耕队所有成员忠于职守,全心全意为18个村民小组的农户耕田耙田,分田到户和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坚持一如既往为农户服务。

年,由张勇、孙保龙、祝瑞成、*克勤等52人发起,以社员的农业机械为出资方式筹建“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出资总额为.9万元。12月12日召开成立大会,推选张勇为法定代表人。年5月18日,在全体社员大会上,一致表决通过,接受本村35名村民为合作社新社员,成员出资总额增至.2万元。

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首批成员出资方式和金额情况表

序号

出资成员姓名或名称

出资方式

出资金额(万元)

1

张勇

东方红lsx拖拉机2台

19.2

2

井关Pz60乘坐式插秧机2台

18.6

3

洋马乘坐式插秧机2台

28.8

4

孙保龙

sh50拖拉机1台

4.8

5

祝瑞成

sh50拖拉机1台

4.8

6

*克勤

sh50拖拉机1台

4.8

7

陈德林

sh50拖拉机1台

4.8

8

谭者树

弥雾机2台

1.6

9

项仁定

变形拖拉机1台

4.8

10

葛玉余

变形拖拉机1台

4.8

11

张纪红

弥雾机2台

1.6

12

陆庭洪

久保田收割机1台

26.8

13

吴跃文

手扶拖拉机2台

1.3

14

王成林

ZBD-60型插秧机2台

3.5

15

杨仁富

小型条播机1台

1.8

16

*裕祥

sh50拖拉机1台

4.8

17

张 琴

弥雾机2台

1.6

18

刘 阳

久保田收割机1台

26.8

19

戎留根

弥雾机1台

0.8

20

瞿怀珍

手扶拖拉机1台

0.7

21

魏万荣

小型条播机1台

1.6

22

王小明

弥雾机1台

0.8

23

王桂林

弥雾机1台

0.8

24

吴桂林

弥雾机1台

0.8

25

崔吉利

弥雾机1台

0.8

26

杨庆根

弥雾机1台

0.8

27

郭如彬

弥雾机1台

0.8

28

蔡卫东

弥雾机1台

0.8

29

管朝根

弥雾机1台

0.8

30

徐品祥

弥雾机1台

0.8

31

陈德龙

弥雾机1台

0.8

32

张冬林

弥雾机1台

0.8

33

祝长成

手扶拖拉机1台

0.7

34

杨思洪

小型条播机1台

1.6

35

张孝龙

弥雾机1台

0.8

36

朱灵华

弥雾机1台

0.8

37

张 勋

弥雾机1台

0.8

38

方礼富

弥雾机1台

0.8

39

司龙根

弥雾机1台

0.8

40

王成雨

弥雾机1台

0.8

41

吴跃祥

弥雾机1台

0.8

42

蔡绍富

弥雾机1台

0.8

43

*立新

弥雾机1台

0.8

44

朱华琴

弥雾机1台

0.8

45

徐品宏

弥雾机1台

0.8

46

吴圣华

弥雾机1台

0.8

47

顾纪福

弥雾机1台

0.8

48

刘纪明

弥雾机1台

0.8

49

奚松雪

弥雾机1台

0.8

50

薛春红

弥雾机1台

0.8

51

刘文勤

弥雾机1台

0.8

52

杨 帆

手扶拖拉机1台

0.7

53

姚珍女

小型条播机1台

1.6

54

束巧娣

弥雾机1台

0.8

55

张云英

弥雾机1台

0.8

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新增成员出资情况表


  项目

序号

出资成员姓名

出资方式

出资额(万元)

张华生

货币

0.5

戎留根

货币

0.5

蔡绍富

货币

0.5

吴 伟

货币

张志龙

货币

魏万荣

货币

0.5

杨思洪

货币

马贞云

货币

王小明

货币

10

王桂林

货币

0.5

11

吴跃祥

货币

0.5

12

郭如彬

货币

0.5

13

蔡绍平

货币

14

*良根

收割机2台

25

15

陈加洪

货币

16

张冬林

货币

0.5

17

戴小兵

货币

0.5

18

翟照平

货币

0.5

19

*立新

货币

20

徐品祥

货币

0.5

21

陈德龙

货币

22

顾国富

货币

23

*振明

货币

0.5

24

王阿勤

货币

25

顾小才

货币

0.5

26

杨庆根

货币

27

周霞平

货币

28

吴圣华

货币

29

管朝根

货币

0.5

30

刘纪明

货币

31

崔德富

货币

32

蔡卫东

货币

0.5

33

吴桂林

货币

0.5

34

薛春红

货币

35

朱灵华

货币

合计

51

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在建社时,有大型烘稻机1台、东方红型拖拉机1台、型拖拉机1台、型拖拉机1台、上海50型拖拉机1台、洋马插秧机2台、久保田插秧机3台、弥雾机16台、山东庆和3wphs拉保机1台、全自动水稻秧盘育秧播种机1台。年,投资30余万元新建平方米的机库房;年投资1万元修建有机肥仓库,累计资金余万元。

合作社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以服务农户,谋求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为宗旨,实行自主经营,民主管理,盈余返还,成员平等,加入自愿,退出自由,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强力打造“惠民惠农”的农机服务品牌,争做全市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排头兵,助推全村土地的规模经营。

合作社的服务项目有:1.机械秸秆还田耕作;2.机械插秧;3.机械植保;4.机械播种和机械收割。

服务范围是:指南村18个村民组所属农户及其.48亩农田的作业。其中:

南1组36户、44.88亩;北1组19户、20.41亩;

第2组42户、66.63亩;第3组29户、49.84亩;

第4组41户、85.48亩;第5组46户、88.79亩;

第6组51户、78.67亩;第7组28户、87.39亩;

第8组32户、56.61亩;第9组42户、76.25亩;

第10组55户、88.44亩;第11组24户、75.29亩;

第12组48户、.84亩;第13组32户、53.01亩;

第14组21户、42.45亩;第15组55户、92.94亩;

第16组42户、97.41亩;第17组24户、40.21亩。

合作社尽力拓宽服务领域,帮助周边村组机耕收割。

合作社实行制度化管理,严格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业服务种业合作社章程》等有关法规,建立健全“三会”制度,充分保障社员对合作社事务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依法依章建立理事会,以张勇为理事长,*克勤为监事,成员有孙保龙。同时建立健全社员个人出资账户、会计账簿、财务管理制度和盈余分配制度,做到民主办社,民主管理,让社员当家作主,增强了合作社的凝聚力、向心力,和社员的主人翁精神。

年,指南村申报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整村推进试点示范村。村两委成立以*委书记祝瑞成为组长,村委会主任张勇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克勤、奚松雪、刘阳、张琴、孙保龙、吴跃祥、陈德林7人为成员,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领导小组下辖6个分组。

1.粮食选种领导小组

组长:祝瑞成

副组长:*克勤

成员:张勇、奚松雪、刘阳、张琴、夏振东

2.机耕机插秧领导小组

组长:孙保龙

副组长:*克勤

成员:陆庭洪、杨思洪、陈德林、张纪红、张琴、张勇、马贞云、吴跃祥、吴跃平、吴美玲、周小云、姚珍女

3.粮食收割领导小组

组长:祝瑞成

副组长:张勇

成员:*克勤、张勇、奚松雪、刘阳、张琴、夏振东、*裕祥、戎留根、杨仁富、张贞福、魏万荣、王小明、王成林、吴桂林、张巧芬、杨庆根、吴跃文、郭如彬、蔡卫东、管朝根、葛玉余、徐品祥、张冬林

4.粮食病虫害防治领导小组

组长:*克勤

副组长:张勇

成员:孙保龙、陆庭洪、杨思洪、陈德林、陈德龙

5.农田灌溉领导小组

组长:*克勤

副组长:奚松雪

成员:耿纪明、杨仁富、陈福林、张天根、王小明、吴坤怀、

崔吉利、吴桂林、程九斤、吴跃文、谢文才、季荣明、葛玉余

6.测土配方施肥领导小组

组长:*克勤

副组长:张勇

成员:*裕祥、戎留根、杨仁富、张贞福、魏万荣、王小明、王成林、张巧芬、杨庆根、吴跃文、郭如彬、蔡卫东、管朝根、葛玉余、徐品祥、汤世龙、张冬林

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整村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和6个分组建立,为规范化经营和六个统一的实施提供了保证。

规范化经营的第一步:与联合收割机驾驶人员、机耕机插秧人员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与全体服务人员签订机械设备使用协议和责任状。第二步:与服务对象(村民小组和农户)签订农机作业协议,明确双方的权益和责任。在此基础上,按六个统一的要求规范作业。一是统一品种育秧;二是统一机耕机播;三是统一配方施肥;四是统一灌溉农田;五是统一病虫害防治;六是统一机械收割。选种、浸种、育秧、插秧都由合作社统一实施。施肥、除草、治虫都有专人指导。合作社犹如保姆,尽责尽力,全程服务,优质服务。

年12月,经扬中市水利农机局、扬中市农委、扬中市财*局等有关部门,采用百分法检查验收考核,耕整地机械化水平、收获机械化水平、种植机械化水平、植保机械化水平、秸秆处理机械化水平、组织情况、资金管理、安全生产情况等八项指标全部合格,以99分的优异成绩,通过了试点示范村验收。

第十一节规模经营和农业产业化

年进行土地二轮承包,进一步完善土地承包关系。在生产关系土地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实行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离,使农民吃了定心丸,并尝到国家补贴的甜头,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但是,由于千家万户农民的播种、耕作、收获时间不一,地块大小又参差不齐,不利于农业机械化作业和普及。3年开始,指南村根据市*府制定的《关于做好农村土地承包流转工作的意见》,鼓励土地经营权合法流转,初步流转土地余亩,积极推广种粮大户统一承包经营,项仁定、谭者树两位种粮大户承包土地都在百亩以上。

是年,毛纪龙在西滩成立农业示范园,经营花卉,种植药材和大棚蔬菜,在农业产业化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年5月,指南村成立扬中市三茅镇天瑞农业股份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为祝瑞成,出资金额.5万元,种植水稻、小麦、果蔬、花卉、养殖水产。年更名为扬中市天瑞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经营项目增加了农作物生态种植、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农作物tkc太阳能灭虫器、有机粮食销售。

年7月5日,指南成立惠民种田服务有限公司,法人代表为*克勤,投资.5万。主要经营育秧、机械耕作、机械播种、机械植保、机械收割、农业技术推广咨询服务。

年,张琴承包11组48亩土地,创办天豪家庭农场。主要从事水蛭养殖、花木栽培。水蛭年产斤。

是年,王成林承包12组49亩土地,创办家庭农场,经营花木栽培和水产养殖。

年,许荣*承包胜利圩15和16组的亩土地,兴办桃花源农庄,从事葡萄、水蜜桃等果树栽培、水产养殖和家禽饲养。

年11月8日,胜利圩坍江,颇具规模初见成效的桃花源农庄忍痛迁至民主村2组,重新开发兴建。

年11月,由新任*委书记田青提议,村两委联席会议一致通过,从年开始,指南村将近亩土地,流转给市粮食收储中心,让其规模经营。村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同时移交给粮储公司,粮储公司每年向指南村缴纳一定的农业机械费用。原来村里给农户免除的机耕费返还给农户。

从此,指南村的农业规模经营基本上达到了全覆盖,既增加了集体收入,又给了农民实惠。农民本身又能跳出农门,从事其他行业获得收益。

第十二节农业经济管理

年前,指南农民种田,根据民国扬中县*府的规定,按实际田亩(包括水面)缴纳税收,由甲长挨家挨户代收,上缴给县财*科下设的赋税管理处(老百姓称之为钱粮会)。如租种地主的田,不单要纳税,还要向地主缴纳土地租金。

年至合作化前,农民种田,根据人民*府的规定,缴纳税收,由村级机构统一代收,上缴税务部门。

合作化时期,经过初级社向高级社过渡后,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设主办会计、出纳会计和现金保管员,负责管理全社的经济。时任主办会计为汪景泉,其他会计有王明山、葛玉喜、金家义、张元才等。农业税由集体统一上缴。

年,三茅人民公社成立,指南高级社更名为指南管理区,一年后又改称指南大队。人民公社在纠正“一平二调”的“共产风”以后,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经济核算制度。指南大队设主办会计、出纳会计和现金保管员管理大队经济。主办会计为张元才,出纳会计由葛玉喜、张顺文先后兼任。所属的17个生产队均有会计和记工员,还有现金保管员和粮食保管员。各个生产队的年终分配方案,根据社员所做的总工分和集体总收入,由大队会计制定分配方案。

年,农村实行分田到户,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指南大队改称指南村民委员会,各生产小队改名为村民小组。取消原生产队会计和记工员,实行几个村民小组配备一个会计的联队会计制。时任联队会计的有石昌银、陈荣才、徐余林、石安民、*裕祥。主办会计由王锦才担任,负责全村的财务核算,并对各村民小组的财务收支进行监督执行。

年,指南村村组两级合作经济组织中的财会人员需经考核合格,领取《会计上岗证》持证上岗。继任的村会计有虞兴科、王成华、虞永荣,负责全村的经济核算,以及对农业税、江堤费的征收上缴,并对各村民小组的账目进行审查。

年,指南成立财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和民主理财领导小组,由懂业务的干部和村民代表组成。在村委会换届选举时直接选举产生。虞兴科、刘文祥、*裕祥、杨庆根、张纪红、朱华琴、*立新、蔡卫东等都是经村民直选公推的成员。他们负责定期审查和公开村里的财务账目,在经济上给群众以明白,促干部以清白,并努力协助村里化解村级债务。

1年7月,根据市委、市*府的统一部署,指南村的经济账目,由三茅街道财会经济中心管理,即村账镇管。操作上坚持“五个不变”,即村集体资产所有权、资金审批权、资金使用权、村作为基本核算单位和村民主理财监督机制不变;实行“五个统一”,即账簿、会计凭证、会计科目、记账和会计报表统一。按照*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兼顾的要求,先后选派张勇、刘阳为村级会计。

在税费管理方面,严格执行市委、市*府制定的税费管理制度和改革方案。年,以货币形式征收农业税,沿袭年定产量、定面积、定税率的“三定”*策,将粮食折成金额计税,税额随粮价波动而变动。1年开始,根据有关规定,税率定为7%,每亩增收62.83元。年开始,根据市委、市*府规定,不再向农户征收农业税。对种植水稻的农户给予直接补贴20元/亩,对农资增长给予综合补贴,水稻15元/亩,小麦10元/亩,农民不但不交钱,还拿到钱。

年10月开始,指南村推行“村务卡”,实行村级财务非现金结算,村两委主要领导和财会人员分别办理“村务贷记卡”和“村务借记卡”,实行实名制管理,统一授信额度为2万元。原有财务报销审批流程不变,主要用于村干部公务支出,村务活动日常支出及其他财务报销业务,超过限额通过银行转账结算。“村务卡”的推行,不仅减少了村级会计代理结算中间环节,还能有效防止违规违纪行为发生。

附:指南村历史上的绿肥,三水一萍即水葫芦、水花生、水浮莲、绿萍。当时大河、小沟、稻田、大港到处一片绿色。生产队用以做肥料,作猪鸭鹅的青饲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指南村志第七章农业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