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起草这份建议的过程中,我数次难抑眼泪,为中国医护人员在国难当头时的勇敢和担当。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与病*搏击;他们连续作战,身心疲惫,每天在自身安全不能得到充分保证的情况下,直面焦虑甚至绝望的病人;因为病床紧张、物资短缺而承受着本不应他们承受的斥责甚至暴力威胁。他们中的一部分也染上了重疾,甚至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他们深爱的世界。他们值得每一位有良知的中国人向他们深鞠一躬,说声“谢谢”。
任何有建言渠道的朋友,都可以使用这份文件,或者直接作为提案,或者作为你们提案的原料。我希望我们共同的努力,能够帮助这些新时代最可爱的人,获得应有的执业尊严,使得当他们拖着疲惫的身躯,带着伤痕累累的心灵,回到他们原有的岗位时,迎接他们的不仅仅是鲜花和荣誉,而是希望!——刘育琳
摘要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离不开足够数量受过良好教育和训练的医护人员。但是我国医护人员的执业现状极为恶劣,由此导致了医护人员的流失、医学院毕业生不愿意进入医疗第一线,甚至导致了医学院招生的困难。这种状况若不尽快扭转,再加上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对医疗需求的攀升,未来几年,情况将进一步恶化。我们认为大幅度提升医护人员的薪酬,尤其大幅度提高年轻的初级医护人员的薪酬,将一举破解困局。当更多的年轻人选择读医学院,当更多的医学院毕业生投入到医疗第一线,将为真正落实分级诊疗、多点执业、强化基层提供人才保证,医院始终人满为患的问题。由此,医患关系的改善将进入良性循环,也将带动整个医生执业环境的好转。为此,我们建议在提高医护人员的薪酬及综合待遇上,要敢下猛药。上调个百分之十、百分之二十,解决不了问题。薪酬调整,医院具备与美国、医院竞争优秀人才的能力。引言:从抗击新冠疫情说起此次从武汉爆发的新冠疫情,让所有人怀着敬佩的心情,看到了中国医护人员在国难当头时的勇敢和担当。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与病*搏击;他们连续作战,身心疲惫,每天在自身安全不能得到充分保证的情况下,直面焦虑甚至绝望的病人;因为病床紧张、物资短缺而承受着本不应他们承受的斥责甚至暴力威胁。他们中的一部分也染上了重疾,甚至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他们深爱的世界。他们值得每一位有良知的中国人向他们深鞠一躬,说声“谢谢”。当他们拖着疲惫的身躯,带着伤痕累累的心灵,回到他们原有的岗位时,他们又面对的是什么样的执业环境呢?一、中国医护人员的执业现状任何一个了解中国医疗现状的人,几乎都会同意我们给中国医护人员执业现状的下述总结:累、险、贱。1.累根据年中国医师协会发布的《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医院的医师平均每周工作51.05小时,医院的医师平均每周工作51.13小时;仅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医师能够休完法定年假,医师的休息权没有得到保护。医院的主治医师,是无数从医者追求的目标,但一旦成功了,意味着全年无休,加班是常态,白天甚至没有时间喝水,长期处于过劳状态。中青年医生猝死频发,以下是见诸报道的年发生的中青年医生猝死的例子(信息来源于医脉通年12月24日的一篇文章《猝死医生不完全名单,每一个名字背后的故事都戳人泪下》):2月25日,浙江大医院放疗中心俞萧开医生在跟同事打篮球时,主动脉破裂猝死,年仅27岁;4月12日,医院实验医学科唐江涛医生在踢球时突发心梗,不幸去世,享年40岁;5月2日,医院的泌尿科主任医师王一因脑出血倒在手术台上,经全力抢救,最终于年5月15日撒手人寰,年仅41岁;6月4日,医院皮肤科医生陈怿在病房查房时突然倒地昏迷不醒,心跳呼吸骤停,虽经及时抢救,但于6月13日凌晨,陈怿再次复发昏迷,抢救无效,宣布脑死亡;6月28日,医院乳腺科副主任医师张恒伟突发心梗不幸离世,享年48岁;6月30日,医院眼科医师王辉博士于家中心脏骤停,抢救无效不幸离世,年仅32岁;7月4日,中科院博士、医院青年教师、副教授肖育众被发现晕倒在实验室,送医抢救无效去世!肖教授去世前年仅31岁,孩子刚出生7天;7月4日,华西公共卫生学院56岁院长李晓松爆发性病*性心肌炎,后因心肌炎并发症颅内出血医治无效去世;7月10日凌晨,沈阳一年仅31岁皮肤科医生于家中猝死,多次急救无效,与世长辞;7月11日,上海一位30多岁优秀博士医生被发现猝死在卫生间;10月19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的博士生导师牟阳灵教授因病去世,享年45岁;11月1日,医院麻醉科医生江金健熬夜值班后猝死,年仅30岁;12月12日,医院肝外科主任医师陈培医生因病医治无效去世,终年49岁;12月16日,医院放疗科杨立峰医生因突发疾病猝死,年仅39岁;12月20日,江西省医院内5科(肿瘤科)副主任石君医生突发猝死,年仅38岁。2.险年12月24日,医院杨文医生被残忍杀害;就在国人为之悲愤,司法机关发出严惩信号的背景下,年1月20医院眼科医生陶勇被严重砍伤的案件。这就足以说明眼下在中国做医生有多危险。年中国医师协会发布的《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显示:有66%的医师曾亲身经历过医患冲突事件,超三成的医生有被患者暴力对待的经历。而据“丁香园”统计,在中国有85%的医生曾在工作中有过被暴力攻击的经历。自年以来至年的19年间,仅根据公开报道,就有数千名医生在暴力行为中受伤,其中,至少53名医务工作者因暴而死(名单见下表)。(年-年被暴力杀害的医生)医护人员执业之险还体现在疫情爆发时所承担的可能比警务人员面临的更严重的危险。年在,在对抗SARS的医疗战场上,医护人员感染比例达20%,累计近千名医护人员感染,其中SARS死亡人数中有三分之一是医护人员。在本次抗击新冠病*疫情的医疗战场上,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介绍,截至2月11日24时,全国医务人员确诊病例例,其中有6人不幸殉职。3.贱工作又劳累又危险,那么医生的收入如何呢:根据中国医师协会年1月9日发布的《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初级职称的平均年收入是.35元,中级职称为.37元,副高级职称.24元,正高级职称.18元。根据年12月9日《中外医讯》的一篇文章,中国医生月收入在元以下的占29.46%,元以上的仅占6.15%。根据调查,真正对自己的收入感到非常满意的,仅占1.34%,11.71%认为基本满意,其余86.95%都不满意。(年中国医生收入状况,来源《中外医讯》年12月9日)作为对照,我们看一下美国医生和香港医生的收入情况:根据美国Medscape公布的医师薪酬报告,年美国医生平均薪资为31.3万美元(约万人民币),相当于中国医生平均收入的31倍多。医院医生的薪酬如下图所示,请注意这还只是底薪,且是年的数据。考虑到对优秀医疗人才,现在是全球在竞争,因此作上述对比是非常必要的。中国医生的薪酬若没有根本性的改变,最后的结果必然是,优秀的医学人才都跑到美国或者医院去了。对于年轻医师来说,他们读完大学后,多数还继续读研究生、博士,再经过2-3年的规培,但他们拿到的收入跟全国本科生平均月收入差不多,生活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别谈照顾家人,在大中城市,甚至自顾不暇。二、超八成的医生想转行在如此恶劣的执业环境下,不少医生毅然转行,而更多的还在坚守,但只是出于现实的诸多考虑,或者没有找到更好的去处。年8月,丁香园对中国地区医生职业意向的调查,获得的结果如下:80.6%的医生表示对目前工作不满意;49.2%的被调查者表示后悔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只有18.2%表示不后悔。在被问到身边的医生有否转行时,87.3%的回答有。年龄在30-40岁的医生,超过80%的考虑转行;在职称上,主治医师考虑转行的比例最高,其次为住院医师。其中最想转行的科室包括儿科(95%)、急诊科(94%)和妇产科(90%),此外,内科、骨科、普外、麻醉科也是医生考虑转行比较多的科室。丁香园发布的《医院招聘发展调研报告》显示,参加求职调研的名医务工作者中,有72%的人表示考虑跳槽,12%的人想转行。算下来,平均每5个护士中就有1个人想转行,每10个医生中就有1个人想跳槽。此次抗疫,逆行的医护人员冒着生命危险而上的精神可歌可泣,但他们也是人,可以预见,在疫情过后,如果没有根本性解决医护人员的执业环境,医护人员的流失将更快。三、超过84%的医学院学生不会当医生;医学院招生陷入困境年10月发表在医学界权威的学术刊物之一《柳叶刀》期上的一项名为《10年间中国医学毕业生的培养与损耗趋势:全国性数据分析》(10-yeartrendsintheproductionandattritionofChinesemedicalgraduates:ananalysisofnationwidedata)的研究中,研究者称,他们发现了一些令人瞠目的数据:年到年中国有.8万医学生毕业,但新增的执业医生只有75.2万。如果没有其余干扰因素,这意味着有超过84%的医学毕业生最终不会当医生。信号的传递非常快速:现在医学院的招生也变得很困难。曾几何时,协和的高考录取分数线高过北大清华,但盛景不再。,北京协和医学院计划在广东招10名理科生,但批次投档只有4人;广州中医药大学招理科生人,只投出人,招文科人,只投出人,断档2/3;南方医科大学文科计划招人,实际投档50人,断档3/4。与这些院校有同样遭遇的还有沈阳药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温州医学院等院校。高考结束,各地录取分数线陆续公布,协和医学院在广东招5人只有1个上线,分数是分,也就是一本投档线,而清华是分。羊城晚报报道,医院计划招人,投档人数只有人,降分在所难免。而一些医学院校的过线人数居然为0。在美国读医学院,需先完成本科后才能申请。据公开信息,在排名前十的初级保健医学专业中,入学学生平均GPA为3.78,在排名前十的研究型医学院中,平均GPA为3.87。还有几所医学院的平均GPA更高,达到惊人的3.93,其中包括哈佛医学院、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和纽约大学医学院。即使符合条件,淘汰率也很高。有一年,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的申请者只有十分之一获得面试机会,最后参与面试的申请者中,仅有八分之一被录取。复旦医学博士联盟曾发出一份网上传播甚广的声明,其中写道:今天中国最优秀的高中生已不学医了。今天中国最优秀的医学生准备出国了。三年内在新加坡注册行医的复旦大学毕业生有85名。考取美国医师执照在复旦校园很流行。不是我们不爱这个国家,因为我们在这个国家没有尊严,没有安全。学医,我们已奉献了青春,需要我们求助的人还想要我们的命。这是整个医学界的声音,也是完全真实的现状。年非典时,还没有现在如此发达的自媒体,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