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语
按照农业农村部、江西省农业农村厅的统一部署,及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的基本原则,高安市结合实际,加强对高安市23个乡镇及街道的基层农技推广机构进行改革与建设。无论是机构的人力、物力、财力,还是基地示范、经营主体、技术指导等方面都得到全面提升,有力地促进了乡村振兴发展。
01
基本情况
高安位于江西省中部偏西北,属长江中下游平原,全市国土面积平方公里,辖21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1个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总人口84万,其中农业人口近65万。主要农作物有水稻、蔬菜、茶叶、水果、油茶、红薯、花生、肉牛及中药材等,是全省经济十强县(市)之一。
高安市自年始,按照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基本原则,结合实际,对23个乡镇街道的基层农技推广机构进行改革与建设。到目前为止,全市23个乡镇街道的20个乡镇完成了建站目标,成立了23个农业技术推广综合站,任命23名农技综合站站长,落实农技人员92人。各乡镇农技推广综合站获得仪器设备支持,办公条件得到较大的改善。
02
实施目标
年建设5个集示范展示、指导培训、科普教育等多功能一体化的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推广11项优质安全、节本增效、生态环保的主推技术,农业主推技术到位率超过95%。农技推广服务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高安市所有农技人员熟练应用中国农技推广信息平台开展在线指导和服务效果展示。1/3以上的基层农技人员接受集中业务培训,培育一批业务精通、服务优良的农技推广骨干人才。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在促进公益性推广与经营性服务融合发展、农技人员提供增值服务合理取酬等方面形成一批行之有效的做法经验。
03
工作部署
压实责任。强化对体系建设项目工作的领导,成立由市委、市*府分管领导任正、副组长,农业农村局、财*局等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项目实施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农村局;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的要求,加大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力度,合理布局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有效发挥其主导和带动作用;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发挥市、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整体功能,推动*策到位、人员到位、条件到位、制度到位;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中高级职称专业技术骨干为成员的专家督导组,负责制定农技推广项目实施的指导和督导工作。
制定方案。根据《江西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印发年全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及《江西省财*厅关于下达年中央农业相关转移支付资金的通知》文件要求要求,充分认识实施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任务对支撑农技推广体系发展、高效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紧紧围绕年任务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结合高安市实际,制定了《高安市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实施方案》文件和《关于下达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资金的通知》文件。
强化绩效。采用自我评价、主管部门审查、不定期督导、电话调查等方式,重点考核三方面机制建设:建立岗位责任制。按照县级实施方案,明确每个农技指导员的工作内容、服务对象和任务要求;全面推行利用“中国农技推广”APP信息平台农业技术指导日志化;对农技指导员的工作完成情况、满意度和技术水平等进行综合全面评价,将考核结果直接与绩效奖励相挂钩,奖励先进,督促末位,杜绝补助资金平均发放、违规补助,充分调动每个农技指导员的工作积极性。
资金监管。市财*局、市农业农村局切实加强对补助资金使用与监督管理,通过建立相关管理制度,规范资金使用方向,细化支出范围,补助资金严禁用于发工资,一旦发现违规违法行为,将严肃处理。市财*局建立专账,确保专款专用。市农业农村局建立相应的工作手册,记录每笔报账和领取补助的事项和金额,以备查询和检查;同时,将科技示范户、农技指导员、示范基地等资金补助信息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总结宣传。市农业农村局各股室及乡镇基层农技推广站要大力宣传工作实施中的成功经验和典型模式、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成果、涌现的典型人物和做法等,全方位展示农技推广体系良好形象和作用发挥情况,为体系建设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04
主要做法
建立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与经营性组织融合发展的对接平台和路径,广泛吸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农技推广工作,鼓励农技推广机构与经营性组织融合发展,支持基层农技人员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技术增值服务并取得合理报酬;支持基层农技人员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开展交流合作,搭建农技推广服务平台。拓展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服务功能。推动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服务功能从技术推广向公共服务拓展,做好普惠性的农技推广服务,加强农业生态保护、农业*策咨询、农业信息采集等公共服务,对市场化推广主体进行引导、服务和必要监管。
围绕加强动物防疫强化指导服务,保障畜牧产业健康发展实施特聘计划,招募特聘动物防疫专员21名,通过线上线下协同方式,对特聘动物防疫专员履行服务任务情况进行在线动态管理,及时总结推广好的做法成效。
通过分层分类培训、持续提升学历、补充高素质人才、强化激励约束等措施,将基层农技推广队伍打造成“一懂两爱”、高效服务乡村振兴的骨干力量。加强农技人员培训。注重实地培训的分工协作机制,加强课程体系和培训师资库建设,融合理论教学、现场实训、案例讲解、互动交流等培训方式,提高农技人员培训的针对性、精准性和实效性。因地制宜对高安市35名基层农技人员开展业务提升培训,鼓励支持基层农技人员通过脱产进修、在职研修、在职学历教育等方式,学习专业知识,提升服务能力。加大高素质人员补充力度,继续实施基层农技人员定向培养计划。年共招收基层农技定向生7名,吸引具有较高素质和专业水平的青年人才进入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建立可量化、易评判的绩效考评体系。结合岗位职责履行和服务工作实际,将服务对象满意度作为基层农技人员考评的重要内容;对长期扎根一线、作出突出贡献的农技人员,在绩效分配、职务晋级、职称评聘、评优评先等方面予以倾斜。
严控主体数量,结合地区产业发展和技术推广需要,合理确定年度主体培育数量。严把遴选条件,按照与农技人员5:1的比例遴选技术能力较强、帮扶意愿较高的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种养大户、乡村大学生作为示范主体。选聘农技指导员名,遴选科技示范主体名。其中种植业(包括农机)户,养殖业户。完善农技人员对口精准指导服务机制,将示范主体打造成主推技术应用的主力*、“永久牌”农技服务队伍,切实发挥其对周边农户特别是贫困户的辐射带动能力。
聚焦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和年度主推技术推广任务,建设5个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统一树立“年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标牌,以基地为载体示范推广主推技术,开展农技指导和培训服务。规范基地运行管理,明确年度任务和考核指标,健全基地档案,加强考核验收。自建、租用类基地要有明确的技术示范实施方案,合作类基地与基地主体签订技术示范协议。
结合高安市农业主导产业发展要求和农业生产经营者的技术需求,围绕保障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加快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提高农业主推技术到位率,有重点地遴选适合产业发展的农业主推技术11项,组建主推技术指导团队,形成易懂好用的技术操作规范,结合农时农事深入乡镇村组、涉农企业和种养殖户,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示范性培训,实现主推技术精准进村入户到田,主推技术到位率达95%以上。完善重大技术协同推广模式。围绕优质蔬菜产业、草地畜牧业产业,完善“省市县”三级纵向、*产学研推用“六位一体”协同推广模式,健全“高效协作”的组织机制、“互利共赢”的利益联结机制、“双向反馈”的信息贯通机制。
大力推进农技推广在线服务,引导推动广大农技人员、专家教授等,通过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