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紫微
新闻
村民三三两两聚集聊着家常,房屋排排整洁明亮,初冬的泰山区上高街道韩家结庄村内一派和谐的景象。当前,韩家结庄村贫困人口的实际收入已经高于贫困线标准,基本医疗、义务教育、住房安全都上了“保险”,各项扶贫*策“落地开花”,贫困群众走上了致富路。这只是泰安市脱贫攻坚战一个缩影。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记者从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了解到,“十三五”以来,我市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全面动员、尽锐出战,扎实推进各项任务落地落实,全市户、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实现稳定脱贫,个省级贫困村、个市级贫困村全部摘帽退出。如今,人们的腰包鼓起来,脸上的笑容也更多了……
1扶贫“做加法”,增收“有办法”“想不到搞好自家卫生还可以获得积分,凭积分就能兑换物品。”在肥城市老城街道井楼社区“爱心超市”,胡爱*用50个积分兑换了酱油、洗洁精、纸巾等日用品。
据了解,为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消除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肥城市创新扶贫形式,通过积极搭建爱心企业和人士捐赠绿色通道、广泛动员*员干部奉献爱心、镇街列支专项资金,在全市个行*村设立“爱心超市”个,面向脱贫享受*策的户名贫困群众开放。肥城市按照指标评定体系,定期派人入户调研核实,确定积分,贫困群众每月可评积分兑换生活物品。“扶贫爱心超市”将扶贫扶志相结合,激活了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也拉近了干部和贫困户距离。
这是我市在扶贫工作中做好加法的一个具体表现。据介绍,针对机构改革的新形势和巩固提升的新要求,市委、市*府落实领导力量、工作力量、工作劲头、工作责任、扶贫*策“五个不能减”的要求,各项扶贫*策只做加法不做减法、*策标准只升不降,保障了贫困群众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聚焦真帮真扶,我市将分类施策到户到人,紧扣“两不愁三保障”即时动态调整*策,并健全动态监测体系,对户、人因疫情、因病、因灾等可能致贫返贫的困难户和收入骤减、支出骤增的边缘户,提前采取帮扶措施,坚决防止返贫或产生新的致贫,从源头筑起贫困发生的“截流闸”。为打通帮扶贫困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我市连续四轮选派名第一书记到村任职,实现省市级贫困村第一书记全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落实帮扶责任人,帮扶责任人到位率达%。
2聚焦脱贫难点,9.2万库区群众告别水患与*河相伴了多年的东平县耿山口村,是山东省*河滩区居民脱贫迁建试点村,也是全省首个实现搬迁的*河滩区村。
年7月,耿山口村被纳入*河滩区居民迁建试点。年10月15日,耿山口村户、名村民离开*河滩,搬进了楼房社区,与*河水患告别,开启踏踏实实的安居生活。新社区同步建设了居民楼、综合服务楼、老年公寓、幼儿园、商业街等,让耿山口人彻彻底底感受到了安居带来的安稳生活。
贫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东平县实施了移民避险解困、易地扶贫搬迁、*河滩区迁建“三大工程”,截至目前,需迁建新建的29个社区全部建成,安置群众9.2万人,易地扶贫搬迁全部实现回迁入住。此外,东平县高度重视搬迁群众增收问题,搬迁社区同步建设了产业园区,东平县凤凰社区水利扶贫产业园区、湖韵苑社区服装加工园区、尹山庄社区制帽产业园区等特色产业园区投产运营,老百姓进社区吃饭居住,进园区打工赚钱,有效解决了群众迁建安置后的脱贫致富问题,库区群众告别水患,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好日子。
此外,聚焦脱贫难点,我市还实施了贫困村提升工程,并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把扶贫工作重点村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突破口,全力打造贫困村发展“升级版”。投资6.8亿元,对贫困村电网实施改造升级;投资3亿元,为贫困村建设公路公里;投资万元,新建、改扩建贫困村幼儿园23所,全面改薄贫困村学校57所;全市个省市级贫困村义务教育服务、医疗保障服务、饮水安全、硬化道路及生活用电情况全部达到稳定退出标准。
3产业促进就业,人人都有脱贫门路为响应国家返乡创业的号召,年,冯健、薛新文与张志国一起流转了岱岳区马庄镇洼口村土地进行生态循环农场建设,成立泰安乐天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农场建设养殖大棚,建立扶贫项目基地,由山东农业大学博士张大鹏做技术总监,在基地推行高校+企业+村集体+农户(贫困户)模式,利用科技手段助力脱贫。后来,马庄镇扶贫办与养殖大棚签订协议,整合扶贫资金支持项目建设。每年9月30日,养殖大棚将拿出8%的收益定向帮扶贫困群众,实现了扶贫资金的持续收益。
“产业+科技”蝶变效应明显。记者从市扶贫办了解到,我市整合了驻泰高校、科研机构等各方面资源,深入实施“”科技助推脱贫专项行动,成立65人的科技精准扶贫专家服务团,选派名科技指导员到省市级贫困村开展科技帮扶,用科学技术这把“金钥匙”打开了脱贫致富之门。
为让贫困群众有稳定收入,我市发展产业促进就业,累计投入财*产业扶贫资金8.2亿元,发展产业扶贫项目个,覆盖贫困人口28.8万人次。在就业扶贫方面,我市推广“企业订单、农民工选单、培训机构列单、*府买单”的培训模式,鼓励引导贫困人员务工就业。打造家门口的“扶贫车间”,让贫困群众就地就近就业。通过*府购买公益岗位方式,同步解决了贫困人口脱贫与贫困失能人员脱贫问题。在消费扶贫上,我市探索建立“行*引导、公司运作、市场对接、物流补贴、电商助力”长效化消费扶贫工作机制,打造线上线下联动的县乡村三级消费扶贫服务物流体系,让产业“特色”成为脱贫“亮色”。疫情期间,全市消费扶贫产品销售额达3.2亿元,确保贫困群众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
4巩固扶贫成果,探索长效脱贫机制初心不改,矢志不渝。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收官战,带领群众昂首阔步奔小康,是我市的重点工作。为用真情铺就小康路,我市还探索了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其中,岱岳区围绕防止返贫和新致贫,做好监测预警和即时帮扶工作,探索建立了“三网一中心”长效机制。岱岳区自主研发“岱岳扶贫在线”平台,织密了“天网”,实现动态监测“一网通”;梳理脱贫攻坚帮扶举措,整合“常规脱贫包”、定制“就业增收包”、创新“激发动力包”,织密了“地网”,打造了精准帮扶“百宝箱”;实行分级负责、包保到人、定位职责,构建起了扶贫工作纵横交织的网格化管理机制,织密了“人网”,分清了扶贫工作“责任田”;整合行业部门救助资源,建立扶贫救助综合服务中心,实现了“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破解了救助不及时、不到位的难题。
据了解,我市在行业扶贫上,也加大了部门扶贫支持,教育扶贫上实行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资助*策全覆盖,发放“雨露计划”补助资金万元,惠及贫困学生人次;健全完善“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机构减免、医疗救助、医疗商业补充保险、医疗再救助”的住院六重保障和门诊慢性大病“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商业补充保险”三险叠加的医疗保障体系,全市家健康扶贫定点医疗机构全部设立便民惠民门诊、综合服务窗口;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逐户落实改造计划,累计完成危房改造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安居梦;组建村级孝善养老理事会,与贫困老人子女签订家庭赡养协议,目前全市共有74个镇街建立孝善养老基金,累计发放奖补资金余万元;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保障性扶贫措施,连续四年大幅度提高农村低保和特困供养标准,农村低保标准每年元,特困供养标准每年元。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回顾“十三五”,我市脱贫攻坚取得了一定成效。接下来,我市将继续对照人民群众的期盼,认真学习贯彻*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努力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作出积极贡献。
泰安日报社·最泰安全媒体记者:刘小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