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高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祖任平人社战贫捂热民生温度
TUhjnbcbe - 2021/1/1 10:51:00

战胜贫困、实现小康,是中华民族的千年夙愿,是中国共产*人的使命担当。*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驰而不息、响鼓重锤推进脱贫攻坚,动员全*全国全社会力量向贫困发起总攻,书写了“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减贫史诗。

以国家之任为任,以百姓之心为心。全国人社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扛起脱贫攻坚*治担当,坚持精准施策,紧锣密鼓推进、尽锐出战攻坚,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速度和高度,打响了人社扶贫攻坚战。

领导抓、部门帮、干部扶,进农家、晓农事、暖农心,就业扶贫增收入、技能扶贫提素质、社保扶贫保生活、人才人事扶贫促发展、定点扶贫有特色,贫困户的命运被改写,奔向脱贫致富的小康之路,幸福的欢笑荡漾田野乡间……

01

“思想走在行动之前,就像闪电走在雷鸣之前一样。”伟大的思想领航伟大的实践。脱贫攻坚的每一步跨越,都闪耀着思想引领之光,展现出理论创新之力。

*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扶贫开发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作出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创造性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从区域扶贫开发到精准扶贫,标志着我们*对减贫事业规律性认识的不断深化。

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人社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重大战略部署,对标对表脱贫攻坚要求,提升*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以思想力量引领扶贫实践,以决胜姿态展现人社担当,在脱贫一线砥砺初心使命,用脱贫成效捂热民生温度。

思想认识在对标对表中深化:增加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长期稳定就业就能彻底改变家庭贫困面貌;掌握一技之长,提升劳动能力,脱贫攻坚的成效最持久;社会保障对于劳动能力弱的贫困人员,具有保障基本生活的兜底作用;贫困地区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

使命责任在对标对表中强化:抓脱贫攻坚是共产*人的天责,打赢脱贫攻坚战既是重大*治任务,也是人社部门的职责所在,人社部门有责任、有空间,也要有作为!

行动落实在对标对表中提升:建立人社领域扶贫的组织框架、*策体系,落实领导责任制,“一把手”肩负起主体责任,抓组织领导、抓督促落实;成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抽调骨干组成工作专班;部*组同志多次开会、调研、指导,及时研究解决扶贫问题;领导小组定期调度、挂图作战,每年考核通报扶贫成效,推动各单位落实责任、落实任务。各级人社部门扛起扶贫责任,干部资源向扶贫一线集结,尽锐出战、全力以赴,凝聚起人社扶贫的澎湃力量。

连日来,安徽定远县人社局组织30名帮扶干部深入扶贫联系村,开展以“二十看二十问”为主要内容的脱贫质量普查活动,着力提升群众满意度,助力脱贫攻坚。图为帮扶干部在贫困户家中围绕“二十看二十问”调查表进行确认。朱福乐摄

这是全力以赴的决战姿态。出台人社扶贫三年行动计划,承担起中央确定的就业扶贫、技能扶贫、社保扶贫3项牵头任务、11项参与任务。就业扶贫挖岗位、拓渠道,千方百计帮助贫困群众找饭碗、造饭碗;技能扶贫授人以渔,精准施“技”打开贫困之锁;社保扶贫织密民生保障安全网,实现贫困人口应保尽保;人才人事扶贫汇聚脱贫智慧,鼓励人才向贫困地区流动,组织专家开展项目对接、技术指导。扶在点子上,帮到根子上,以精准之策拔掉贫穷之根,用帮扶之手开启幸福生活。

这是人民至上的民生答卷。扶贫车间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43.7万人,开发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贫困劳动力.3万人,帮扶万易地扶贫搬迁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把贫困劳动力列为重点培训对象,培训万人次;全国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超过99.99%;万60岁以上贫困老人,享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职称“定向评价、定向使用”,让1.97万余名深度贫困地区专业技术人才取得高级职称。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每一串闪光的数字背后,都意味着千万贫困家庭生活的改善、千万张幸福笑脸的绽放,凝结着多少人社扶贫干部的心血和汗水,他们顶风雪、冒酷暑、踏泥泞,翻山越岭、跋山涉水,用双脚丈量山野村寨,用温暖书写出爱心的诗篇,用奉献烙印下感人的故事,映衬出“人社工作为人民”的鲜明底色。

02

甘肃定西岷县的年爱霞从医学院毕业后,医院上班,然而∶1的考录比例,让梦想变得遥不可及。年福州与定西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年爱霞跨越千里异乡圆梦,成为福州乡镇卫生院的一名医生。每月五千余元的工资收入,让这个过去年收入不足万元的家庭,彻底摆脱了贫困。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增加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长期坚持还可以有效解决贫困代际传递问题。人社部门把就业扶贫作为重大*治任务,构建起上下协同、部门联动的就业扶贫工作体系,拓宽就业渠道、完善就业*策、优化就业服务、加强技能培训,让贫困群众牢牢端稳“饭碗”,就业增收鼓起“钱袋子”。

不辞山海千里远,万水千山总关情。人社部门连年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专项服务活动,将贫困劳动力作为重点对象,组织专场招聘或设立招聘专区,精准帮扶贫困劳动力就业;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大力开展有组织劳务输出,推动输出地与输入地精准对接,贫困劳动力与岗位信息精准对接,实现有意愿外出务工的贫困劳动力应出尽出;培育推广吕梁护工、天镇保姆、化隆牛肉拉面师等一批贫困县劳务品牌,带动更多贫困劳动力就业增收。从边远深山到滨海城市,从“家门”送到“厂门”,一场场“跨越山海的相会”,一幕幕精准对接、组织有序的千里送岗,确保贫困劳动力有活干、有钱赚。劳务输出成为贫困地区最直接、最有效、最彻底的脱贫途径,被贫困群众称为脱贫的“铁杆庄稼”。全国90%以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得到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支持,三分之二以上主要靠外出务工和产业脱贫。

千方百计拓展渠道,就业岗位送到家门口。各地人社部门创新思路,就地就近设立扶贫车间、就业驿站、社区工厂、卫星工厂等就业创业载体,支持扶贫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吸纳贫困劳动力,创造更多家门口的就业岗位。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就业帮扶,多渠道开发岗位、属地化就业服务管理、万人安置点专项帮扶,帮助搬迁贫困户实现就业,确保搬得出、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针对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困难群体,综合开发保洁保绿、治安协管、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看护等公益性岗位,补齐就业脱贫最后的“短板”,把就业最困难的群体稳稳托住。“小车间大扶贫,不出村有钱赚;打工顾家两不误,生活更加有盼头。”街头村尾的扶贫车间,成为贫困群众心中的“梦工厂”。

为减少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县委组织部和人社局通过“留雁行动”、劳务专业合作社助推企业复工复产,让有务工需求群众就近就业。图为返乡农民在该县孟溪镇亩矮屯蔬菜基地工作。李旺兴摄

硬核*策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实施返乡创业带头人培养计划、创业服务能力提升计划,出台创业培训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税费减免、创业补贴等扶持*策,支持贫困劳动力自主创业,带动更多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脱贫;建立返乡创业孵化园,引导扶持贫困人员成为创业致富带头人。全国培育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41万多人,创办领办各类经营主体21.4万个,带动万贫困人口增收,促进了贫困劳动力家门口就业,筑牢了乡村振兴的产业根基。

近年来,云南省巍山县人社局通过开展技能培训、给予创业贷款扶持等措施,努力把有技术、有经验的农民工“请回来”,起到“创业一人,带动一方”的效果。图为该县返乡创业中药种植能手芶昌龙(右)给当地彝族群众传授中药材*精的管理技术。陆向荣摄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是道“加试题”和“必答题”。人社部门坚持战疫战贫双线作战,两张试卷同步作答,稳就业保就业举措应出尽出,稳岗位拓岗位办法能用尽用,使出“十八般武艺”帮助贫困人员尽早返岗就业,防止因疫返贫致贫。一趟趟特殊包机,一列列返岗复工专列,一辆辆点对点大巴,承载着脱贫希望驶向远方,为中国经济增添融融暖色调。截至今年10月底,全国外出务工贫困劳动力万人,是去年外出务工总数的.9%。

近日,*阿克苏地区人社部门在认真做好本地企业复工复产服务工作的同时,积极配合杭州市援疆指挥部,全力保障外出务工人员安全有序返岗就业。图为阿克苏市务工人员准备乘包机赴杭州返岗就业。(图片由阿克苏市人社局提供)03

“走了那么远,我们去寻找一盏灯。”从西南边陲到钱塘江畔,从农家孩子到世赛冠*,“雨露计划”照亮了蒋应成的技能成才梦,技能给了他自由翱翔的翅膀,走出了云南施甸贫困山区。世界青年技能日主会场,来自大凉山区的世赛金牌选手赵脯菠动情讲述自身经历:“我能成为技能扶贫的受益者,你们也一定能打开脱贫致富的大门。”

素质是立身之基,技能是立业之本。技能扶贫是实现真脱贫、脱真贫的重要抓手。人社部门实施精准技能扶贫,推进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和贫困家庭子女技工教育,用技能点亮脱贫致富之路。

应培尽培、能培尽培,技能扶贫*策加码升级。年,就业补助资金管理办法首次提出各地人社、财*部门可通过项目制方式,为贫困劳动力等免费提供就业技能培训或创业培训。年开展深度贫困地区技能扶贫行动,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农村低保家庭、困难职工家庭和残疾人,被列为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对象。年推出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将贫困劳动力作为重点培训对象。

送技下乡、以赛促学,让贫困劳动力掌握脱贫之技。集中培训、弹性培训、上门培训多点开花,进乡镇、进社区、进家庭,“点对点”“一对一”精准培训。鼓励贫困地区企业招用贫困劳动力、开展培训,推进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加强贫困劳动力等重点群体线上培训,开展“百日免费线上技能培训”,全国线上培训实名注册学员超万人,开展线上培训超万人次,有力促进复工复产和稳就业。免费开放“技工教育网”,帮助贫困地区技工院校提高培训能力,帮助贫困家庭子女提高技能水平。发挥技能大赛导向作用,开展“三区三州”职业技能大赛、全国扶贫职业技能大赛,引导贫困地区群众学习技能、掌握技能,实现以技能促就业、助脱贫。

近日,以“职业技能提升,改变你的生活”为主题的江苏省东海县第二届“晶工巧匠杯”职业技能竞赛在县中等专业学校圆满收官。这场为期12天的技能竞赛共有名选手参赛,通过竞赛,余名选手被认定为高级工。图为参赛选手正在进行“穿针引线”叉车技能比拼。史彦梅吴步都摄

“千校”汇“千力”,技工教育斩穷根。深入开展技能脱贫千校行动,为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技工教育,为贫困劳动力提供免费技能培训,帮助更多贫困家庭子女、“两后生”走进校门学习技能。全国44所技工院校对口帮扶“三区三州”,新建技工院校或开设分校10所,实现“三区三州”技工教育全覆盖和对口帮扶全覆盖。年以来,全国技工院校累计招收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34万人。倾心技能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他们追逐着“知识改变命运,技能成就未来”的梦想,浸润着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不断成长为新时代产业工人和高技能人才。

04

“我愿意将青春奉献给扶贫事业。”藏族小伙向巴通过公开招聘进入四川甘孜州巴塘县中咱镇综合服务站工作,主动请缨到深度贫困乡镇参与扶贫工作。“评上高级职称,更加坚定了我从事一线教学的想法。”云南迪庆州教师李云妹通过“双定向”*策,评上了高级职称,有了更大的干劲和动力。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打好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人,在人的观念、能力、干劲。贫困地区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最缺的也是人才。贫困地区普遍面临“招人难、留人难、用人难”,人才缺乏导致经济难发展,经济越落后人才越匮乏。人社部门深入开展人才人事专项扶贫,聚焦贫困地区人才选拔、培养、使用、流动和激励,精准制定倾斜激励*策,纾解贫困地区人才之渴,打破“恶性循环”“路径锁定”,厚植稳定脱贫和长远发展的内生动力。

瞄准脱贫攻坚急需、地区发展急需,推行“三放宽一允许”*策,引导人才向贫困地区流动。改进优化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引才*策,适当放宽年龄、学历、专业等招聘条件,允许贫困地区拿出一定数量岗位,专项招聘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大学毕业生。年至年,艰苦边远地区县乡事业单位招聘74万多人,占公开招聘总人数的60%以上。放宽贫困地区“三支一扶”人员招募条件,提高待遇保障水平。开展“三区三州”事业单位脱贫攻坚专项奖励,3万多个个人和集体获得专项奖励。提高贫困地区事业单位工资收入水平,落实事业单位基本工资标准正常调整机制,调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标准,落实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高定薪级工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乡镇工作补贴*策。实施深度贫困地区引才留才特殊薪酬激励机制,激励各类人才安心扎根基层。*策红利密集释放,人才源源不断流向艰苦边远地区。

针对贫困地区人才职数少、层级低、晋升难等问题,量身定制职称评审倾斜*策,开展职称评审“定向评价、定向使用”工作,对“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基层专业技术人才职称实行单独评审、单列标准、单独确定通过率,评审结果定向在基层使用。推行职业资格考试向贫困地区定向降分*策,护士、社会工作者、执业药师等基层急需的职业资格,“三区三州”单独划定考试合格标准。截至今年6月,通过单独划线共有人成绩合格,比单独划线前增加人,缓解了专业技术人才总量不足、专业性不强等问题,缓解贫困地区有岗无人、专业服务匮乏的窘境。

今年以来,安徽省定远县依托企业、学校、培训机构等平台,通过开展技能评定、技能竞赛、技能攻关等活动,强化技能人才激励,积极为技能人才成长营造良好环境。图为安徽泉盛公司技能人才正在攻关技术生产难题。朱福乐摄

发挥密切联系专家优势,深入推进“专家服务基层工作”。组织专家学者深入贫困地区,走进田间地头、生产一线,站上讲台手术台,通过实地交流、技术指导、决策咨询、联合攻关、专题培训等,带动信息、技术、成果、项目、资金等要素流向贫困地区,支援贫困地区培养专业技术人才,转化技术成果,解决实际困难,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百姓家,为贫困地区造血赋能。优先在贫困地区遴选建设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支持贫困地区新设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帮助贫困地区培养急需紧缺人才,留下一支不走的专家队伍。

今年以来,江西省上高县人社局联合县农业农村局、扶贫部门组织20余名高校专家教授组成“名师团”,采取个性化培训、“菜单化”选学等形式,对农民进行技能培训。图为宜春学院农学专业的汪剑鸣教授(右)正给果农讲解“砂糖蜜桔”的种植技术要点。傅露涂刚摄

05

这是一场宏大而艰辛的“寻人记”:十几万社保干部钻山沟、攀悬崖、涉险滩,深入千家万户,道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一村一寨“过筛子”,村不漏户、户不漏人,他们踏遍千山万水,只是为了力求千真万确,让每一名老弱病残贫困人员,都能享受到社保*策的阳光雨露。

不让一家受寒,方为天下之暖。社保扶贫是脱贫攻坚的底线工程,是实现“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根本保障。要把社会保障兜底扶贫作为基本防线,加大重点人群救助力度,用社会保障兜住失去劳动能力人口的基本生活;聚焦特殊贫困人口精准发力,加快织密筑牢民生保障安全网,把没有劳动能力的老弱病残等特殊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兜起来。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人社部门把社保扶贫作为保障贫困人员基本生活的重要途径,做细做实贫困人口参保工作。开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本养老保险应保尽保专项工作,落实为贫困人员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把符合条件的贫困老人纳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策。

吉林珲春市人社局*员干部走进社区楼院、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协调解决好贫困群众在脱贫就业、返乡创业中遇到的困难。图为该市人社局干部(右)在春化镇五道沟村与结对“亲戚”唠家常,为他们送*策、解难题。李正变李晓萍摄

拖家带口不断迁移很难找到,人户分离找不到人,在外打工联系不上……随着应保尽保*策深入推行落实,“找不到人”的难题浮出水面。人人享有社会保障,是来自*中央的温暖,是社保人心中不变的信念。“哪怕还有一名贫困人员没有参保,我们也不会放弃”。打通社保扶贫信息共享机制,开展跨地区跨部门信息比对,精准定位未参保人员,让“人找*策”变为“*策找人”;开发人社扶贫信息平台,推进精细化管理,历史上首次绘制出全国贫困人员参保的“全景地图”;打响“三六九”歼灭战,开展全国范围的“找人”行动。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十几万社保干部职工翻山越岭,一路风雨兼程,挥洒着汗水,把*的真情与厚爱送到千家万户,送到每一个山村、每一名贫困群众。聋哑老人祁不德从社保人员手中接过参保卡,虽然无法说出内心的感激,他脸上露着的笑、眼里含着的泪,表达了千言万语。从大凉山峡谷深处的“悬崖村”,到西藏高原偏远的村落,从常年打工的年轻人,到耳聋失聪的老年人,社保扶贫的雨露甘霖,饱含着*的深情厚意,为贫困人员撑起了万里晴空。

世界银行官员感叹,“中国的有效社保成为扶贫基石”。

06

“家里实在是太穷了,卖豆腐的都不敢赊我一块儿,怕我打不了欠账。”丈夫患病干不了重活,全家年收入只有多元,大儿子28岁没成家,二儿子到外地做了“上门女婿”。年底,在人社部扶贫挂职干部的动员组织下,48岁从未出过远门的杨素芳,和其他19名天镇妇女,踏上了开往北京的列车,成为第一批闯荡京城的天镇保姆。

而今,杨素芳已是天镇县的名人,成了“天镇保姆”的形象代言人。挣钱给儿子娶上了媳妇,抱上了孙子,治好了丈夫的病,翻盖了新房子,添置了冰箱大彩电,买上了小汽车,还带动全村20多名妇女走出山沟,来到北京从事家*服务,走上脱贫之路。杨素芳变得更漂亮、更自信了,还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

从农村妇女到金牌保姆,从贫穷落后到开放自信,对于很多像杨素芳这样从未出过山村的贫困群众来说,人社扶贫带来的不仅仅是腰包鼓了、生活好了,更为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是,实现全面自由发展的人力资本和能力获得大幅提升。

定点扶贫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治优势和制度优势的重要体现。人社部高度重视定点扶贫工作,从年开始先后向山西、安徽的3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派出扶贫挂职干部,有力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十八大以来,人社部与天镇县、金寨县建立直接联系机制,发挥职能优势结对帮扶,用好用活促进就业、技能培训、社会保障等*策措施,根据当地实际量身定制帮扶方案,探索出具有鲜明人社特色的扶贫模式。

图为人社部机关派驻天镇县瓦窑口村的“第一书记”王永生建立的人社扶贫车间。刘雅婷摄

“保姆也要有品质、有品牌。”人社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要求,投入0万元建设天镇人社扶贫技能培训基地,指导定点培训机构与家*企业深度合作,邀请专家现场指导,推进“天镇保姆”提质升级,打造“天镇保姆”品牌。而今,“天镇保姆”的身影遍布京津江浙等地,有的优秀保姆还走出国门进入美国、日本市场,每年带动当地2万余人就业,创收4个多亿,带动1万多贫困户稳定脱贫,成为天镇脱贫攻坚的“金字招牌”。

“职教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针对金寨人口多、劳务输出多的实际,人社部倾力帮扶金寨技师学院,通过落实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建设项目、世界技能大赛集训基地建设项目,协调社会资源捐赠实训设备,选派优秀师资到院支教,加强职业培训工作指导等方式帮助学院发展,出资50万元设立助学金,资助在学院就读的山区、库区贫困生。学院办学质量大幅提高,学生就业率稳步上升,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超过95%。

部属单位与43个贫困村结对帮扶,进村入户嘘寒问暖,面对面寻根问策,脚沾泥土的走访调研,孕育出一个个实实在在的帮扶方案。有的干部出差路上吃了碗奥灶面,看到面上放着鸭腿,就想到帮扶村的养鹅产业,促成了把鸭腿换成鹅腿的“大买卖”,一碗奥灶面吃出一个帮扶金点子。有的贫困村支书考察学习先进农业后,心头重新燃起了壮大产业的熊熊烈火……

扑下身子、倾情投入,群策群力、不遗余力,帮到点子上、扶到关键处、驻到心里面。而今,天镇县、金寨县如期脱贫摘帽,正向着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迈进。

蕴藏在贫困群众中的无穷力量,不断被唤醒激活。山还是那座山,新添百果飘香绕青山;人还是那些人,却是昂扬斗志焕新颜。贫困的帽子甩掉了,发展的势头强劲了,乡村振兴的精气神提起来了……

脱贫攻坚是动力之源,也是希望之火。

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祖任平人社战贫捂热民生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