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出宜春的诗情画意
——记正县级干部朱吟的宜春情怀
徜徉这片美丽红色的土地,情不自禁放声高歌:沐浴着新世纪第一缕阳光,天地一片光芒!明月山是您高昂的头,袁河是您澎湃的血;飞剑潭是您清澈的眼睛,茶树林是您靓丽的外衣。一架银机飞入梦想的翅膀,一辆高铁飞驰远方的巨轮。啊......您的历史传承着千年的文化,您的鲜血荡漾着英雄的豪迈;到处留下了伟人的足迹,到处矗立着烈士的丰碑!我为您自豪!我为您骄傲!我为您歌唱!......这首充满着对宜春无限热爱和溢美之词的自由诗,是跨入新世纪之际朱吟发表在报刊上的一首激情献诗,诗名就叫《新世纪第一缕阳光照耀宜春》。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宜春的美好憧憬和向往,敞开了作者对宜春一往情深的感情闸门,积攒在心中的爱的潮水一下子奔腾起来。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朱吟挥舞着手中笔,以他对宜春的深厚了解和一片钟情,穿行于山水之间,勤耕于书海之中,为宜春而欢呼,为宜春而歌唱!
一个阳光明媚的金秋上午,朱吟在办公室接受了记者的采访。朱吟是宜春市*史地方志工作办公室二级调研员(正县级干部),办公室在市*府行*中心宜阳大厦西座七楼北边。正值九时,窗外一轮朝阳冉冉升起,万丈光芒,把远处的山峦照耀得分外妖娆;天际边一片彩霞,卷舒飘逸,斑斓灿烂。书桌上一盆绿萝茂盛,一根青藤沿着书柜蔓延,伸出了窗外,嫩嫩的细芽沐浴着晨曦;窗台边一挺文竹,婆娑多姿,让人神怡。尤为特色的是一排鳞次栉比的书柜,整整齐齐,气派壮观。里面摆满了书籍,新编《宜春市志》上中下三册和各县市区志格外醒目;古藉影印本明正德版《袁州府志》(全套十四册)、明隆庆版《临江府志》(全套十四册)、清同治版《瑞州府志》(全套十四册)以及民国版《万载县志》(全套十四册)等,书卷味十足,似乎还透露着浓浓的古色古香味。墙壁上一幅韩愈诗句“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的条幅,遒劲有力,彰显出房屋主人热爱宜春的感情色彩。朱吟穿一件酱红色蓝条纹短袖T恤,着一条深褐色长裤,精神抖擞,潇洒帅气,见到记者的到来,连忙起身上前热情地握手,并亲自泡上一杯郁香飘溢的绿茶,给人一种谦和与真诚的感觉;那总是不停的微笑,又让人感到愉悦与亲切。一丝微微秋风吹来,朱吟情不自禁用手理了理头发,岁月的记忆豁然唤起。朱吟,原名朱垠,笔名今天,萍乡湘东广寒寨乡人。广寒寨,山名,又称甘棠山,位于江西的最西部,罗霄山脉北段,萍乡与湖南攸县交界处。这里山势磅礴,地形险要,古木参天,飞瀑灵泉。尤其最高峰广寒坪,海拨上千米,“极目楚天舒”,天高气爽,红日当头,登顶可一览萍乡、攸县和醴陵三个城市。春天,漫山遍野开满了杜鹃花,一阵春风吹来,似燃烧的霓霞,一派壮观。旧志《萍乡县志》记载:“甘棠山,县西界,崇山峻岭,甘棠郁葱,茂林修竹,天然胜境。”又诗曰:“甘棠山上甘棠寨,峭石悬岩长薜萝;满山遍野杜鹃红,疑是人间广寒宫。”由于家乡的美,从小就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之中,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就经常上山看油茶树花开,那成片成片的白瓣*蕊的花朵,真是美极了,置身其中那仿佛就是童年的神话。由于对儿时大自然风光刻骨铭心的记忆,一直到长大后对大自然风光的向往和憧憬都难以释怀。以致后来到了宜春,“我行宜春野,回顾多奇山”,宜春的美丽风光又一下子吸引了朱吟,让他陶醉,让他奔放。●家乡萍乡广寒寨的映山红思绪在飞扬,情绪似波滔。本来偶尔抽根烟激发思维灵感的朱吟,望了一眼记者,又把夹在了手指间的烟放回了烟盒。“谢绝吸烟”招牌赫然入目,自己定的规矩自己带头遵守,朱吟与记者相视一笑,只好换成茶杯,喝了郁香的绿茶甚至更加精神飞扬。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朱吟考入江西大学首届历史系,师从全国著名史学家、江西大学名誉校长的谷霁光先生,以及江西社科院副院长、江西大学历史系首任主任、江西历史学会会长姚公骞先生等。系统地学习了世界通史、中国通史、中国历史文献选编、中国历史疆域地图演化史、考古学通论、史学理论、中外史学史、古代汉语以及英语等,主攻专业中共*史。大学生活不仅丰富了历史知识,掌握了研究方法,更难可贵的是学习到了老一辈专家契而不舍的刻苦精神和知识渊博的无止境追求。朱吟刚上大学时就听说了谷霁光老校长的许多逸闻,谷霁光校长年轻时读书有一个特点,就是他看书不是挑书看、找书看,而是“整架”看。他一进书库,就在书架前席地而坐,读完一架,再读一架,跟着书架跑。为写《明清时代之山西与山西票号》这篇2万字的文章,他几乎读遍有关明清的所有书藉。而且他看书特别专注,从卷首到卷尾,字字过目,书一上手,便目不别视,耳不旁听。有多少次,他竟忘却了吃饭,隐身书斋,竟日不出。谷霁光老校长发表的几百万字的学术论著,就是这样长年累月,无间寒暑,在寂寂的斗室里,孜孜不倦,刻苦钻研得来的。所以他也曾感叹:“天道酬勤。我的治学道路不是别的,就是勤奋苦读的道路。”他还说:“我认为读书博而能约,多而能精,要由面到点,由通到专。”姚公骞教授亦如此。一次放暑假前二天的晚上,朱吟和二位同学相约前去姚公骞教授家中拜访并辞别,当时正好停电,一盏昏暗的油灯照着屋子,姚教授的卧室堆满了书籍,床头床尾放着手稿,当时也没有空调,电风扇也很少,姚教授已年近六十,手摇着一把蒲扇,穿着背心,满头大汗地伏在书桌上埋头苦干。同学们深深地感动了,这一刻也成为了永恒的记忆。老一辈史学家的治学态度,在朱吟和同学们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永远激励着他们在学海无涯中劈波斩浪奋勇前进!秀江的确很美,一条清澈碧波的河流似飘逸的玉带,从远方而来。两岸杨柳依依,三月间的一棵桃花盛开在绿荫丛中,姹紫嫣红,点缀春天。朱吟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了宜春工作。其实在大学读书期间,新成立不久的新余市委、市*府曾多次派有关部门专程到省城几所大学动员新余学子回家乡工作,朱吟曾经也跟父亲在新余生活了近五年,其小学五年级、初中和高中都在新余读的,可以说新余是朱吟成长的地方。新兴的沸腾的钢城生活,对于刚刚改革开放不久的有抱负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有着巨大的诱惑,许多新余学子满怀豪情、欲欲若试。朱吟亦似展翅的雏鸟,一飞高低,甚至与新余有关部门挂上了钩。但“父母在不远游”的千年传统孝文化,让他产生了动摇。他的父亲原来是省团委下放干部,本来按照*策是可以重新调回省城南昌的,但因年纪大了,有落叶归根的思想,当宜春地委领导拿着他父亲调往省里的调令,商量是否愿意留在宜春工作时,他父亲就同意了。因为宜春距萍乡并不远,何况萍乡以前还是宜春的管辖范围,这里还有许多曾经相识的老战友和老乡。就这样,朱吟也随着父亲来到了宜春工作,没想到的是,朱吟一踏着这块古老且焕发着朝气的土地,就被它的美丽所陶醉,被它的魅力所征服,每天流连忘返于山水之间,如痴如醉,纵情放歌,正如当年他写《宜春礼赞》这首诗里的一样:“纵横五百里河山绚丽多彩,上下二千年历史精彩纷呈;宜春台晓日照亮了千年大地,状元洲书声化作了骇世惊雷!袁州袁山袁河是您的化身,谯楼温汤仰山是您的骄傲;烈士的忠骨盛开了胜利之花,秋收起义的旗帜飘扬天安门!......从此以后,朱吟分配到了宜春地区史志办公室,以火一般的工作热情和愉悦兴奋的心情完全投入到了工作中去,决心描绘出一幅幅宜春美丽的图画。但是初来乍到,对宜春并不是很熟悉,在工作中常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尤其在业务上有时不懂时一筹莫展。有一次,宜春地区纪委主办的《宜春纪检》刊物编辑部向地区史志办约一篇关于宜春历史上清官故事的文章,为了培养和促进年轻人的发展,单位领导把这一任务交给了朱吟。但朱吟当时除了听说靖安有个况钟外,其他一概不知,就是况钟也是因为当时有个戏剧《十五贯》很有名,这个戏上世纪七十年代许多地方都上演,盛行一时,《十五贯》讲的就是况钟审案的故事,小时候记得戏中有个机智沉着的苏州知府况钟,还有个生性多疑的娄阿鼠,娄阿鼠的舞台形象佝偻猥琐,滑稽可笑,所以小孩子一般都记得住,其他更详细的资料也不清楚了。当时没有电脑,更没有手机,连电话也没有完全普及,史志工作也刚刚开始,你要查找资料只有去档案局或图书馆的旧志中,没有别的途径。朱吟费了好大一会儿劲,才勉勉强强完成任务,也只是纸上谈兵,并没有到清官的故里去参谒和调研,甚至连靖安有个况钟墓也不知道,写得一点也不详细不生动,但领导还是鼓励朱吟,说钢铁是锤炼出来的。通过这件事情,让朱吟深深地感到,要赞美宜春,描绘宜春,光有一腔工作热情还远远不够的,还要有扎实的业务功底,熟悉的地情知识和刻苦的钻研精神。因此在参加工作的头几年,几乎只要单位有到县里出差的机会,朱吟都要求去,那时没有小车,只有班车,有时到靖安这么远的地方去,碰到下雨路不好走颠颠簸簸要大半天才能到。每到一个地方都要了解当地的风土民情和实地察看文物古迹。几年来,朱吟踏遍了宜春的山山水水,走访了无数的历史遗迹,大开眼界,如饥似渴。有一次,朱吟和同事来到当时的丰城市希望乡调研,已经快下午二点了,还下着毛毛雨,听说这里与樟树的交界处有一座玉华山,巍峨雄壮,气势磅礴,被称为“丰城屋脊”,而且山上的历史古迹和神话传说非常多,传说著名的玉华山主峰“著棋峰”,海拨69.米,又名“紫玄洞天”,独冠群山,就与仙人弈棋有关。明代有诗《玉华山道士石室》曰:“清溪荡灵气,一径上疏烟。中有来真人,真人秀且鬈。”又明代状元罗洪先诗赞:“游遍名山几洞天,紫玄真是洞中仙。悬崖飞步迹三五,大世含九思万千。”朱吟一下子就来了兴趣,立马要求登山。乡里人说现在登山可能晚了,上山就要二三个小时,下山恐怕要天黑了,何况还下着雨。朱吟说:“今天不去,恐怕今后难有机会了,要不这样带着手电筒上山。”就这样,朱吟几个人硬是冒着雨,穿着雨衣上山了。果不其然,朱吟一行沿着陡峭崎岖的山路向上攀登,不一会儿就感觉到了山中的灵气和巍峨。路边的翠竹浓密且修长,一簇簇山茶花洁白而芬芳,一股清风从林中吹来,夹着细雨打在热汗的脸上,舒心爽悦。越过山腰的上岩村,进入到一个盆地,远远地就听到了湍急的流水声,只见一条神龙般的小溪百转千回,从峡谷中奔涌而来,激起万朵浪花,突然,发出轰鸣的巨响,象一条白练出现在人们眼前。“啊,这就是长期隐蔽在灵境不为人知的龙涵瀑布!”瀑布前有一泓碧潭,象一块翠玉镶嵌在深山之中。朱吟等人一下子兴奋起来,互相拍着手心欢呼。绝顶更是气势宏伟,让人心旷神怡。主峰“著棋峰”与樟树升华山对峙而雄傲天下,周围昭明山、千岁丘等2座海拨上千米的山峰拱卫玉屏环矗,奇峰竞秀,以势相争高,远眺似九叠芙蓉,直冲云霄。●风光无限玉华山
“沐浴着新世纪第一缕阳光,天地一片光明!”进入年新世纪以来,朱吟更加意气焕发,斗志昂扬,这时候的他已经从一个普通干部,锻炼成为了单位业务骨干,不久又逐步走上了副县级领导岗位。用他自己的话说“爬山涉水,激扬文字,描绘出最美的宜春”,已经浸透了他的骨髓,成为了他工作的全部和人生的意义。这些年来,他先后在本单位,以及与市委组织部、市*协文史委、市档案局、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市历史文化研究会等单位合作,编写出了一大批反映宜春历史、风光及民俗风情等方面的书籍和画册,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朱吟在宜春整整度过了三十多个春秋,与宜春结下了不解之缘,用他自己的话说,宜春是他第二个故乡。热爱故乡就要象热爱自己的母亲一样,赞美故乡就要象赞美自己的恋人一样,朱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三十多年来,他踏遍了宜春的一草一木,春天的杜鹃花见了他微笑,和煦的秋风拂吻着他的脸庞;他写下的篇章,字间句行中奔腾着历史的长河和时代的春潮。也许还有许多不十分完美的地方,但他尽了最大的能力去描绘母亲的美丽与伟大,尽了最大的努力去铭记母亲的沧桑和辉煌。学习无止境,高峰永攀登。朱吟心中还装着一个梦想,就是用最美丽的语言,最华丽的彩笔,把新时代的母亲形象,呈现给大家,把*的十八大以来,宜春市全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新成绩、新辉煌,绚丽多彩的呈现给世界!正如一位朋友诙谐的说:“朱吟呀,就是要吟出宜春的诗情画意!”
朱吟作品欣赏(二篇)
多胜楼一条清澈而碧绿的秀水飘然而至城东向南转弯处,水面豁然开阔,南岸一片绿洲,临水矗立着一座高大雄伟,气势磅礴的楼阁,楼阁两旁亭廊逶迤铺开,远远望去,似一只兀立昂头欲展翅高飞的雄鹰!这就是著名的多胜楼!多胜楼位于城东,南靠宜阳大道,两面邻水,总体面积50亩。主楼具有宋代建筑风格,明三暗六层,四面抱厦,歇山顶,建筑斗拱硕大,出檐深远,层层飞檐,造形壮丽而不失古朴。主楼共有9层,高5.9米,建筑面积为平方米。南副楼由借翠亭、烟雨轩及忘忧阁、观鱼轩、廊子组成,为一层结构,房屋高度4.39米,总建筑面积.4平方米。北副楼由浮香亭、澄源阁、长廊和套双亭组成,为一层结构,房屋高度5.02米,总建筑面积78.7平方米。
多胜楼得名于唐代大文豪韩愈“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的千年佳句,最早建于宋乾德至天禧年间(——07),是老百姓为了纪念和缅怀韩愈任袁州刺史时立下的丰功伟绩而建。据明正德《袁州府志》载:“多胜楼、浮香楼俱在府治,宋建。”明代严嵩也有诗曰:“赋税及时宜报*,江山多胜可登台。”可见,多胜楼早已存在,只是苍海桑田早已毁掉。今日的多胜楼,承前启后,一方面继承了历史的传统文化,一方面又展示了宜春的美丽风光;同时,体现了园林艺术,文化内涵,登高眺远三大特色,为游人提供了一个可游可憩的观赏空间和景仰历史文化的场所。多胜楼位于河流转弯之口,遥望群山,朝阳东升,阳气升腾,具有镇江锁水之地位。凭借着得天独厚的位置优势和与时俱来的灵气,多胜楼正朝着全国第四大名楼方向奋进!
多胜楼文化氛围浓厚,一踏台阶,一股文化气息扑面而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悬挂在一楼正面大门上的“多胜楼”匾额,三个金色大字闪闪发光,苍劲透力。主楼底座二层广场墙壁上,一幅巨大的雕刻组画引人入胜,由近百幅宜春名胜古迹雕塑组成,活龙活现,栩栩如生。反映袁州的主要有仰山栖隐寺、温汤古井、袁州谯楼、瑞庆塔、宜春春台、化成岩、昌黎阁、袁山、钓台烟雨及袁州会议旧址等,还有其他各县市的雕画,共同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宜春历史文化长卷,一目了然,感概万千。
多胜楼正面自底座平台起,一楼至三楼每层大门上都有金色匾额,两边柱子上都书有楹联,韵味透露,古风徐来。一楼匾额“多胜楼”,两旁柱子上楹联曰:“吊古不须频问主,凭虚惟有一登楼。”选自明代进士沈恺《游慧力寺》诗;二楼正面匾额为“毓秀竞奇”,大门两旁楹联曰:“好鸟尽教台槛过,青山不放酒杯空。”选自清代袁州知府吴南岱《化成岩限韵》诗;三楼正面匾额“万象昭融”,出自南宋淳熙年间袁州刺史*劭《东湖记》,意寓光大发扬。两边楹联曰:“千里待看毫末去,万山攒作画图来。”选自宋代李觏《宜春台》一诗,李觏即著名的《袁州州学记》作者。多胜楼匾额楹联近百幅,奇诗妙语,精彩迭出,美不胜举,让人遐思。再举几例,点缀楼阁,以添光彩。
多胜楼一楼北门匾额“占断江天”,出自清代宜春诗人潘士丰《文笔峰》“占断江天风景秀,霞笺浓写雨飞余。”门柱楹联为“天光云影同朝暮,山色溪声自古今。”摘自明代御史陈述《观澜亭》;二楼东门匾额“烟花可亲”,出自唐代进士李嘉祐《送张观归袁州》诗“羡尔湘东去,烟花尚可亲。绿芳深映马,远岫递迎人。”门柱楹联“云中叠岭当窗尽,树梢澄江绕郭斜。”选自清代进士施闰章《宜春台》诗。二楼北门匾额“溪山若画”,出自宋代袁州知府祖无择《吏隐宜春郡》诗“吏隐宜春郡,溪山若画图。”门柱楹联“画屏叠翠千峰秀,玉鉴涵虚一水明。”选自宋代进士王古《东湖清熙阁》一诗。
另外,还有一楼北厅内后金柱楹联,曰:“风物想前朝千古登临同此况,乾坤留胜迹百年感慨对高秋。”
一楼北厅内前金柱楹联:
“江月定时明花树影中流水过,野云看处尽林梢缺处远山来。”
在多胜楼主楼的两旁又衍生出许多亭廓楼阁,分别为一层建筑一字形排开,古朴精致,韵味雅风,掩映在绿荫丛中,别开生面。先从南面说起:烟雨轩,主要以唐代隐士彭构云为背景,展示宜春古代著名八景之一“钓台烟雨”等文化内涵。其中有一匾额“千载高风”,以及二副楹联“沙鸟有情依渚宿,苔矶无主任云封”和“一枕清风书困后,半窗柳浪酒醒时。”赞美了隐土风格和反映了隐士的桃园生活。忘忧楼,韩愈诗云“荣华今异路,风雨昔同忧。”意为让游人在此游玩欣赏的时候,追忆韩愈当年忧愁之情,忘掉烦恼之事。有匾额“知闲是乐”及楹联“一生兴趣皆归酒,千古情怀总是诗。”紧挨着多胜楼主楼的“借翠亭”,亦为古袁州楼名。明正德《袁州府志》载:“借翠轩,府治东。唐刺史刘仁赡建,因竹名。”竹,古人视为节操刚正的象征,借翠亭四周竹子青翠,一派生机。
再说北面“浮香亭”,古袁州有名的楼阁,与多胜楼同处一地,以梅出名。有古诗云:“何人度曲有新工,吹入梅花短调中。但觉断云低落日,不知香雪暗随风。”澄源阁,古袁州著名楼阁。明正德《袁州府志》载:“澄源阁,府治内。乾德间郡守吕延真建。”澄源即正本清源之义。有匾额“持身冰玉”及“大节难移”等,楹联有:“山连远近分浓淡,水出高低自浅深。”和“臣心似水江分影,客韵如醪月满怀。”等。韩愈文化长廊,近三十米,图文并茂,展示了韩愈生平,济民天下,德化袁州,一代大儒及诗文作品等。
多胜楼风景如画,气象万千。秀江澄碧徐徐沿脚下流过,岸柳依依,蜂鸣蝶飞。一条水泥马路穿越整个景区,两旁石树错落,井井有条。香樟、枫香、银杏等树木成行排列,绿树掩荫,凉风扑面;竹海荡漾,风起偶尔露亭檐,若隐若现,古韵流香。到处耸立着嶙峋巨石,间杂在树林之中,林石相映,浑然一体。许多巨石都题了字,如“嶙峋白壁”、“落英缤纷”、“野桃含笑”等等。据说袁州巨石在历史上很有名,简称袁石,早在宋代就与中国四大名石(灵壁石、太湖石、昆山石和英德石)齐名,成为著名全国的欣赏石。宋代绍兴年间的中国第一部石论专著《云林石谱》记载:袁石“其质嶙嶙,微青色,间多峰峦,岩窦四面,而又有石罅。上下生小林木,蓊郁可喜,或高三四尺,或四五尺,全如一大山气势。”登上楼顶,登峰造极。举目远眺,群山连绵,大厦林立,一列高铁正风弛电掣般飞奔;举头之上,蓝天白云,一片白云在楼檐缭绕,晨风吹来,心旷神怡。一轮朝阳当头升起,金光万丈,整个多胜楼沐浴在晨光之中,上下流金,金壁辉煌,宛如海市蜃楼。
话说希运禅师在宜丰*檗寺弘法得道后,已有30年没有回家了,他心里非常想念母亲,儿时母亲慈爱的笑脸和温暖的双手经常在眼前闪现。他清楚的记得出家的那天,母亲远远地望着儿子消失在家乡门前的那条弯曲的小道上,泪水湿透了衣襟。在*檗寺只要有一排鸿雁从蓝天飞过,希运禅师都要把祝福与思念带给母亲。
又一个春天来临,黃檗山上开遍了鲜花,树枝吐露着嫩绿的新芽。“多么象家乡的美景啊!”这让巳知天命的希运禅师更加想念家乡,思念母亲。一日,希运禅师终于打点行装,借参禅弘法的机会,踏上了返回家乡的征途。从江西*檗山到福建福清,千里迢迢。这时,希运禅师已是名扬天下的大僧了,沿途禅寺听说大师前来,纷纷邀请其讲学,应接不暇,风雨兼程。当希运禅师踏上家乡的土地时,已是初夏了,一股熟悉的热风扑面而来。
母亲也非常想念自己的儿子,自从儿子出家那天起,就再也没有音讯了。因为想念儿子,盼望儿子,母亲每天都要站在家门口,望着儿子离家出走的那条小路,希望儿子出现。每次没看见儿子都泪流满面,几十年过去了,眼晴都哭瞎了。后来听说儿子成了大僧,经常云游天下,又在家门口不远处的大路上摆了个茶铺,向过往的人打听,并希望碰见儿子。
初夏的福清比较炎热,一条*泥巴的马路被烤得干巴巴的,几棵枝叶繁茂的楠树挺立在路边,绿荫而凉快。这天,希运禅师的母亲又早早地把茶铺摆在了路边树荫下,一边给南来北往的路人递茶解暑,一边打听儿子的消息,还只要是僧人就给他洗脚解乏。给僧人洗脚,这里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希运禅师左脚上有一颗大痣,母亲眼睛看不清了,就想通过洗脚辩认出自己的爱子。希运禅师远远地就看见了自已的母亲,只见自己日夜思念的母亲满头白发,满脸苍桑,佝偻着身子不停地向路人打听着自已的消息,不禁热泪盈眶,身子颤抖。但希运禅师毕竟是开悟的一代宗师,没有马上哭着扑进母亲的怀里,而且仰制住感情,静静的接受着母亲的思念,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母亲修福得度,也是自已对母亲最大的报恩。
希运禅师也接受了母亲的茶水和洗脚,刚喝上家乡的水,就想起了童年的快乐和母亲的疼爱。可眼前母亲苍老的偻影,几乎不忍心再看,感到一阵阵心酸。他把自己的右脚伸给了母亲,在母亲认真洗脚时,他又给母亲讲述佛陀出家修行的故事,希望母亲因此能理解佛法,得到宽心。还说出家人讲究孝者有三:一是衣食奉养为小孝;二是光宗耀祖曰中孝;三是超度父母成佛乃大孝。母亲一遍一遍地给他洗脚,他就一遍一遍地给母亲讲佛法,几次欲起身都不忍心离去,难舍难分。当母亲要给他洗左脚时,他赶紧藏起,托词说:“阿弥陀佛,贫僧左脚有伤不便浸水,谢谢施主。”太阳渐渐西沉了,母亲仍然默默地帮他洗着右脚,仿佛在寻找当年给儿子洗脚的感觉。看着,看着,希运禅师的眼泪流湿了僧袍,落到了母亲的脸上。母亲毫不在乎掉在脸上的泪水,只是一心一意地洗着脚。希运禅师实在快忍不住了,忍痛起身对着母亲拜了三拜,启程而去。
希运禅师刚刚离去不久,旁边的邻居也忍不住偷偷告诉了他母亲:“刚才那个给你讲述佛陀出家故事的人,就是你日夜盼望的儿子啊!”母亲一听,猛然惊醒:“难怪声音那么熟悉。”说完拼命的追了过去。
可惜希运禅师已经上了船,船也离开了码头。母亲发狂似地奔了过来,当听说船巳经离岸了,又不顾一切地跳进了水里,并呼喊着“儿子、儿子……”,一个浪头翻来,湮没了声音,母亲也消失在波涛之中。
月亮悄悄地升上了天空,凭着余辉,希运禅师站在船上看到了母亲奔水溺死的情形,万分悲痛,他把母亲的尸体捞上河岸,四周堆满了树枝木头。这时,天色完全夜了下来,一轮皓月格外明亮,繁星点点,灼灼生辉,其中有一颗流星“划”地一下不知流向了何方。希运大师,高举火把,站在母亲尸前,嘴里念念有词:“一子出家,九祖升天,若不升天,诸佛妄言。”随之,把火把往木堆里一丢,熊熊大火顿时腾空而起。火越烧越旺,在晚风中呼呼作响,映红了天空。突然,只见他母亲在火焰中飘然而起,乘着火光在热浪中徐徐升天而去,母亲终于凤凰涅槃,化仙升天。当时,福清渡口站满了围观的乡亲,都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仿佛在作梦,惊讶之余,都被希运禅师的大义所感动。为了纪念希运禅师这一义举,当地乡亲把福清渡改名为大义渡。至今,只要在希运禅师家乡说起“希运度母”的故事,依然有人竖起大姆指,赞叹不巳!这正是:
离家修行三十年,母亲念儿眼望穿;
大师回家痛思母,终得度母成佛仙。
星红影视——让您成为最好的自己!
星红影视教育,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不懈的致力于模特形体艺术、情商礼仪训练,健康心理咨询、校园明星小记者(写作、口才、视野)、婚礼主持、摄影摄像等,独创出专属的综合素质教培体系,努力挖掘打造本土明星。集媒体影视、模特(明星)经纪、时尚秀场发布、品牌连锁加盟、品牌赛事推广、师资培训、活动策划推广、异业联盟、高端时尚视频拍摄、策划制作等为一体的专业、优质平台,让您与众不同!
合作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