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锦江第一桥
上次给大家说了高安老城业已消失的老石桥(详见《二十年前的高安大桥,不是现在这个样子的!》,本次再给各位介绍一下现存的老浮桥。
说起老浮桥,那可不一般,说它是跨越锦江第一桥毫不为过。所谓第一,当然首先是它在锦江流域的建桥时间最早,其次它的造型结构在锦江之上也是独一无二的。而且据我所知,以前的宜春地区各条河流之上都曾有过浮桥,但能保留至今的恐怕只有高安浮桥了,因此这也该算是锦江第一桥了。
浮桥,曾名永安桥、迎仙桥、锦江桥,是古今联系南北两城的重要人行通道。可在远古,锦江上是没有桥梁的。远古人遇水,若是小溪浅滩,还可架木为桥,徒步淌水,一旦遇上锦江这样宽达多米的大河,就只能乘船摆渡了。以船作渡,说便也便,说难也难。难就难在受时间、汛期、载重量的多种限制,遇上风急浪高还有船翻人溺的危险,远没有桥梁方便。
直到五代十国时的吴杨乾贞二年(公元年)县衙才开始建造浮桥。浮桥以船代墩,数船相连,浮于河面,拆接灵便,是古代先民建桥智慧的结晶。浮桥最初由十二至十五只小船(也称舫)组成,每只小船按一定间隔排开,每三船为一组。船上横架多根木梁,梁上再横铺木板,船、梁、板用铁钉相互固定为一个单元。架桥时,若干单元之间用铁索牢牢绑定,桥的两端再用缆索牵制在河岸石桩上,中段则在上游用铁锚牵拉固定。
浮桥平常横贯河面成桥,货船通过或洪水来袭时又可分段拆开,桥的长度还可视河道水面的宽窄而增减单元的数量。在锦河以摆渡为主的时代,浮桥的出现无疑是一大创举,深受百姓喜爱。因此从古到今,尽管屡遭风雨侵袭,战火焚毁,但高安百姓仍甘愿出资捐料,坚持三年一小修,五年一大修的惯例,不断维持着浮桥的存在。浮桥不仅维系着南北交通,还成为古筠阳八大景观之一的“锦水翔虹”。
桥址最初位于五龙岗上首,北以筠西路城隍庙前作岸,南以靖安门(今清华城住宅区北出口)前为码头,共由13只木舫连接而成。北宋元丰初年(公元年)增为15舫。大诗人苏辙在筠州居住时曾作诗赞美该桥:“虹腰宛转三百尺,鲸背参差十五舟”。到南宋咸淳年间(公元-年),浮桥已增至24舫,并往下移到州府前大观楼下(今址),并在两岸修筑石码头,自此桥位固定。
浮桥延续至今得益于历朝历代为官者所定“五年一更”之制。由于浮桥是“舫浮水面,风雨飘摇,铁缆绳牵。一遇晨昏涛湧,瞬不及防,溃决立见。”所以不得不“三年小修,五年大创,率以为常”。而且,清乾隆戊寅(公元)年,知府杨仲兴到任时的大修之后,还以城南元妙观地租银36两聘请六名桥役专司浮桥的开合闭启及维护管理之责。这次维修的效果,令“南北往来人流如织,服牛乘马可扬鞭疾驰”。直至今日的夏季傍晚,市民汇聚桥上纳凉消暑。夕阳余晖下,锦江之波与凤山相映,锦江浮桥贯若长虹,好一副市泰民安之景。
和老石桥一样,古浮桥也曾遭遇被人遗弃的命运。尽管浮桥能任意移动,随时开合,但毕竟须经人工操作,须有经费护养。所以,当年瑞州大桥在浮桥旁边建成通车后,它被远迁到城区上游的石脑左家渡。
而当年左家渡大桥建成后,它在此失去作用遭遗弃被移回了高安城区闲靠在锦河岸边。一年后,锦河南岸的锦江步行街建成开盘,为了增加城市景观,吸引客商投资,也方便市民游览,不仅老浮桥被“请”回了原位,开发商还“克隆”了一座新浮桥架设在老浮桥的下游。一时间,锦河水上百米之间,两座浮桥并立,两座石桥遥对的风景令世人赞叹。
拴挂浮桥铁索的铁环
拴挂浮桥铁链的石墩
嘉庆十七年修桥石铭
浮桥最初的架设码头
浮桥原木舫已改铁质
冬日的浮桥
春日的浮桥
本文系投稿。作者为谢华平老师。ping。。
如有转载请联系本平台授权并注明出处。投稿请发至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