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确定了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成都、武汉、郑州和西安等九大国家中心城市。这些中心城市分布于东南西北,在不同区域起到中心引领作用。
第二梯队是区域中心城市,基本上是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成都、西安、郑州、武汉、合肥在强省会上的作用有目共睹,使得很多省对省会加大资源投入,以期更好地带动全省经济发展。如,江西设立赣江新区,根本上也是为了加强省会实力从而带动全省经济发展。
以上的城市发展模式,可以统称为中心城市化,这也是世界许多完成城市化国家的曾经走过的路。如,日本人口和资源一大半装进了东京都市圈、名古屋都市圈、京阪神都市圈;韩国也多半集中在首尔都市圈和釜山都市圈。
年冲击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们一个警示,像武汉和纽约那样的特大型城市不利于防控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
武汉发生疫情时,由于确诊人数、疑似人数多,面临着巨大的医疗物资(口罩、防护服等医疗设备)和医护人员紧缺。中央为此直接在武汉加建了火医院。但还是不够用,之后医院,又获得了其他省市的医疗救援队协助,才改善了武汉的收治条件。
湖北之外,疫情最严重的地区,也多半都是北上广深这些中心城市。血的教训告诉我们,中国的城市化要走出自己的特色,不能照搬日本、韩国等国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一方面需要集约资源,以便更好的发展区域经济,但同时也要面对中心城市的管理压力(如交通堵塞)和防止突发事件压力。
如何能做到两全其美?方法就是,各省多核驱动,确立两个以上副中心城市,来分担中心城市的人口、交通压力,尤其是应对突发事件的压力。
过去很多地方从培育省会城市发展出发,结果其经济首位度(省会城市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很高,有的达到了30%以上,而到了这个发展阶段,不能强调一城独大,要培养新的增长点和增长极。所以很多地方建设全省经济副中心来协调发展,不让人口集中往一个中心城市跑,这会出现房价高、人口多、交通堵塞等系列大城市病。
以四川省会成都为例,年经济总量为.4亿元,占全省比重为37%(经济首位度)。同期,全国还有银川、西宁、长春、哈尔滨等城市经济首位度高于成都。另外武汉、沈阳、西安、兰州、海口、长沙的经济首位度都在30%以上。
于是,很多省份按照人口规模、自身经济实力和地理位置,扶持一个或多个省域副中心城市,这就是第三梯队(一般是三线城市)。如,广东在拥有广州深圳双中心之外,确立了珠海、湛江和汕头三大副中心,构建“双核多心”功能等级体系。山西省在大同已是全国第一批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基础上,在今年1月的人代会上,又新增了长治、临汾作为省域副中心。
今年的疫情给中国城市发展带来挑战和思考,相信很多人会有这种感觉,以前建设省域副中心的力度还不够,很多省份并没有全身心投入力量来打造,反而是中心城市和省内的兄弟城市差距越来越大。民间已有呼声,人口较多的省应该设立2~3个副中心城市,才能更好地减少贫富差距,保障经济均衡发展,缓解中心城市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压力。
3月24日,河南省率先动作,就洛阳副中心的发展,按下了加速键。河南省委召开常委会通过了《关于支持洛阳以开放为引领加快建设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的若干意见》。会议指出要加快构建洛阳都市圈,形成辐射豫西北、联动晋东南、支撑中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这意味着,身兼河南副中心与中原城市群副中心的洛阳,工程建设率先提速。相信,后续其他省份也会跟进提速副中心建设。
赣州,拥有三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全省唯一的综合保税区,是全国稀有金属产业基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区和著名的红色旅游目的地、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示范区、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
江西省地图(部分县市现已改成区)
江西早在年12月就确立了赣州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当时与赣州竞争江西省副中心城市的有九江和上饶。九江在古代和近代的名头一直很响,是江西三大古郡之一;近代,属于最早有外国租界的地方;改革开发前,长期霸占江西经济一哥的位置。九江与赣州长期存在江西第二大城市之争,两者GDP总量也相差不大。
我们知道,省域副中心城市,通常是指在一省范围内,综合实力较周边城市强大,经济辐射力超出了自身管辖的行*区范围,拥有独特的优势资源,且与主中心城市有一定距离、可以被赋予带动周边区域发展重任的城市。
九江离南昌只有公里,自身处于南昌的辐射范围之内,下面的县城有的离南昌更近,有的(如,永修、修水、武宁)本身历史上属于南昌管辖,就影响力而言,南昌比九江的辐射力更强。
3月27日,湖北*梅县警方与九江警方发生严重冲突的事件(本文不讨论该事件),让广大网友知道了民间有“一座九江城,半城*梅人”的说法。在口音上,九江市区和*梅的口音都是讲江淮官话,九江辖下的县,除了邻近市区的瑞昌一带和旧九江县(现在是柴桑区)外,说的是赣语。比如,湖口、星子等地,这些地区和鄱阳湖平原连在一起的,说的是赣语。九江西北的武宁、修水更是如此,其历史上就属于南昌府(通过修河和南昌联系),后期才划到九江的,自然也不说九江话。
江西省各地语系图
晚清太平天国起义时期,湘*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攻破太平*死守的九江城后,进行了报复性屠城,而后从周边各县尤其*梅县迁移人口来填补空缺。九江和*梅历史渊源,也有很多*梅人在九江打工、买房或做生意。这不,湖北疫情刚刚解封后,很多*梅人来到九江打工或转车。
赣州周边没有较大的城市,作为赣南的中心,区位引领优势明显。年末开通了昌赣高铁,江西南北联系加强,年将开通赣深高铁,助力对接融入珠三角地区,此外还有长赣高铁,在公布的中国高铁建设网中,赣州是一个交通枢纽。毗邻广东和福建两个经济强省,在承接产业转移时有先天优势。最根本的是,赣州地广人多,有18县区,人口万(除市区和信丰县城说西南官话,其余地方的语言以客家话为主)。虽然现在下辖各县大多还是穷兄弟,但勤劳团结,赣州未来可期。
年江西省各市GDP排名
赣州人均GDP还落后于九江,但年GDP总量取得了长足进步,与九江拉开有亿的距离,坐稳了江西省内第二的位置。目前赣州是江西经济增长最快的城市。
以前引为自豪的长江重镇的地理位置优势,现在反而成了九江竞争副中心城市的劣势。九江市区位于江西省境线上,辐射力的一半落在了省外,注定很难要成为副中心城市,不过,九江成为昌九一体化中双核之一,九江都市区也是江西省重点培育和发展的三大都市区之一,也算是两件好事,祝福九江未来发展越来越好。
九江能和赣州拼经济,两者同属于亿大户。上饶能和赣州比拼的大概是人口了,作为江西人口第二大市,上饶人口足足有万人,上饶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处于长三角经济区、海西经济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三区交汇处,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最佳投资城市等多项城市荣誉。境内名山胜迹众多,早在唐朝就已是旅游胜地,历代官宦名流、文人墨客留下的观光游记、诗词歌咏数不胜数。
年江西省各市人口
上饶主城区语言是江浙一带的吴语,北部的婺源和德兴说徽语。上饶虽然下辖下辖3个区、8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但是从地图可看出上饶差点被两位小弟景德镇市和鹰潭市拦腰切断,辐射力也被分摊了许多。尤其鄱阳、万年、余干三县与南昌、景德镇、鹰潭之间的交流更密切。而年人均GDP,上饶位居江西副班长,远远落后于另外两个地级市景德镇、鹰潭。以上决定了上饶成为省域副中心有很大难度。
地级市要想成为省域副中心城市,一般需具有以下几个条件:
相当数量的人口总量。要想成为副中心,必须要有一定规模的人口数量或者有大量的外来人口流入,这既能反映当地的经济实力,也反映出该城市的经济活力。
优越的地理位置。省域副中心城市一般与中心城市有公里左右的距离,才能对周边形成有效辐射。太近则被中心城市的光芒掩盖,太远则有辐射力空白区域,带动不了那些地方的发展。
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副中心城市的经济总量应与周边城市相比有相对优势,否则底子太薄,光靠有限的扶持难以发展成为“副中心”城市。
便捷的交通体系。要想成为副中心,必须要有便捷、完善的交通网络。
合理的产业基础。要想成为副中心,必须要有完善、合理的产业结构,没有产业作为支撑,副中心建设可能仅是镜花水月。
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旅游资源。只有文旅资源较多的地区,才可能在招商引资中占得先机,能有力促进经济发展。
下面,我们来看看其它城市成为下一个省域副中心城市是否有竞争力。
同属中部的地级市新余,由于人口(下辖只有一县一区)少面积小,没有担当副中心城市的体量。且钢铁资源日渐枯竭谋求产业转型更需要加强和周边城市对接。其它几个微型地级市,如景德镇,鹰潭、萍乡由于类似的原因同样没有可能成为省域副中心。
抚州市虽然和吉安同为赣文化三大的发祥地之一,但城市体量和经济实力都比吉安还有不少差距。更重要的是抚州自身离南昌距离不远,处于南昌的辐射范围之内,这点决定了抚州比起上饶来更难成为省域副中心。
宜春,东境与南昌市接界,东南与抚州市为邻,南陲与吉安市及新余市毗连,西南与萍乡市接壤,西北与湖南省的长沙市及岳阳市交界,北与九江市相邻。作为“一座叫春的城市”,旅游资源名头很响,经济也较发达,在江西是一个比较有实力的城市。
宜春市区位于整个市的最西南端,靠近湖南,东部还被被新余阻隔了与上高、樟树、高安的联系。北部的丰城、樟树、高安,奉新、靖安民间往来更愿意去南昌,而且长期以来,一直有把这几个县并入南昌做大省会的呼声,以图能和长沙、合肥竞争。由于地理位置的短板,宜春市对下辖各县市的辐射力很有限,从这个层面上看,宜春成为省域副中心难度比上饶、九江更大。
吉安是江西中部唯一有重要影响力的城市,我们来看看吉安成为下一个省域副中心城市是否有竞争力。
人口多面积大
吉安市位于江西省中部,现辖10县2区1市和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总面积2.5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多万。吉安是革命老区,有独特的*策优势,被纳入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和罗霄山片区扶贫攻坚等国家战略,享受比照实施西部大开发的*策。吉安作为“一路一带”、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的衔接地带,享受到了不少*策。吉安向东对接长三角、向南对接珠三角、福建自贸区等势头良好。
吉安市在全省地理面积排第二,仅次于赣州。吉安土地资源充足,已纳入国家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地综合开发试点城市,有近20万亩土地利用空间。吉安自然资源富足,现有耕地面积万亩,可养水面70万亩,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是全国商品粮、商品猪生产基地,素有“赣中粮仓”之称;吉安林地多万亩,林木蓄积总量万立方米,是国内杉木、毛竹、油茶等经济林的重要生产基地。
城市建设后劲足
吉安市中心城区紧扣“文化庐陵、山水吉安”的定位,着力打造“一城四区、两江三岸”城市格局,重点抓好城南新区、高铁新区、吉安县城、井开区、河东滨江新区,加快行*商务中心南移,聚焦建设城南CBD商务区。
青原区是近些年依托京九铁路快速发展起来的新城区。吉安县城离老城区距离不到10个公里,离城南庐陵新区也就5公里,以前一直作为地域性行*中心独立发展,现在县城周边有井开区、吉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近些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外环公路的修建,吉安县城已经逐步和主城区融城,由独立发展的县城转变为以承纳工业企业为主要功能的城市片区。
产业合理
近年来,吉安市坚持新发展理念,紧扣高质量要求,瞄准产业主攻方向,聚焦定位“1+4+6+1”产业体系,着力抓好一个首位产业、四大主导产业、六大富民产业和旅游业统筹推进、有机协同、能级提升。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全市规模工业的50.5%,电子信息产业是吉安市首位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约占全省电子信息产业的半壁江山。吉安还构建了以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绿色食品为主导产业的“1+4”产业体系。
吉安有良好的产业基础。电子信息、绿色食品、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础扎实、集聚较快、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接,初步构建了新型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四化同步、三产共进”的产业体系。吉安的产业定位符合“高端化、智能化、清洁化”的方向,已经展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吉安还是全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台商企业重点转移城市、国家电子信息产业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电子信息产业示范基地,吉泰走廊已上升为省级战略,这些都为吉安发展提供了多重叠加的*策优势和战略机遇。
人文璀璨
吉安自古乃人文渊源之地,素有”人文故里“、”江南望郡”、“状元之乡”之美誉。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吉安市积淀出了以书院文化、宗教文化、农耕文化、手工业文化、商贾文化等为主的庐陵文化,在中华民族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是赣文化三大支柱之一。“三千进士冠华夏,文章节义写春秋”、“五里三状元,隔河两宰相;一门九进士,十子八知州”,璀璨的庐陵文化滋养了杨万里、文天祥、解缙等众多先贤。
吉安是创造井冈山精神的红色摇篮,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井冈山开辟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全市有名有姓的革命烈士5万多名,红色革命遗迹多处,被喻为“红色摇篮”、“革命圣地”。
交通便捷
吉安拥有良好的区位优势条件,这里既是沿海地区的腹地,又是内地的前沿地带,北与长江三角洲对接,东与闽江三角洲毗邻,南与华南经济圈呼应,是重要的“*金走廊”。
吉安古称“吴头楚尾、粤湘闽庭”,历来是通衢要地。今天的吉安,水陆空交通更加便捷,6小时经济圈内覆盖大中城市44个、人口3亿多。长江主要支流赣江穿境而过,拥有多公里的*金水道,成为融入“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航运通道。6条高速公路纵横交错,3条铁路纵贯全境,特别是昌吉赣客专的开通,标志着吉安“高铁时代”的到来。
正在规划建设的重庆—长沙—厦门和吉安—永安—泉州铁路,将成为打通海西经济区的大动脉。井冈山机场的改扩建工程将使吉安成为水陆空全方位的交通枢纽,吉安是连接长三角、珠三角和闽东南的重要节点,作为江西中部和东南交通枢纽,区位优势凸显。
吉安开通了至厦门、深圳的铁海联运和“五定”班列,建成了“一中心、一平台、多园区”的现代物流体系,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市的物流零担配送专线和配送服务平台,实现了与长江经济带、珠江三角洲的通关一体化。
旅游资源丰富
吉安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红、绿、古”三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井冈山被誉为“天下第一山”,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境内还有吉州窑、青原山、武功山(多市共享)、玉笥山、白水仙等旅游景区。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7.6%,水和空气质量常年保持在国家二类标准以上,空气质量跻身全国地级城市前五名。被评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以及江西省首届生态宜居城市。在加快发展的今天,吉安更是充满发展活力的创业福地和投资高地。
历史上,由于吉安经济发达,人口众多,成为“江西填湖广”移民大迁徙第一重镇。据研究,光湖南一省,就有90%的人祖上是从江西迁过去的,这90%里的90%又是从吉安和南昌这两个当时江西最发达的府迁过去的。所以,近年来,很多湖南、湖北、甚至四川、贵州、云南的人来吉安寻根访祖,吉安和上述各省的民间交流日益密切。
展望?
总体来看,吉安位于赣中,地理优势明显,周边公里以内,除宜春外没有较大的城市,且宜春市区地理位置靠近湖南;吉安有人口优势,有文化底蕴,有旅游资源。吉安有3个“国字号”园区和12个省级工业园,吉泰走廊是全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和全国电子信息产业示范基地,井开区为国家级出口加工区,正在申报创建综合保税区。
以上可看出,吉安有坚实的发展保障,吉泰城镇群也是省里重点发展的三大城镇群之一,但要争创省域副中心城市,目前最欠缺的是氛围。
德国是继英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实现城市化的国家,年城市化已达62%。德国城市化发展非常均衡,大量大企业都将总部设立于小城镇。近现代时期德国城市化也曾跑偏,出现了大城市病,70年代后由于德国又开始“逆向再城市化”,大城市规模不断缩小,而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齐全的小城镇遍地开花,形成如今状态。
德国企业百强分布图
德国82个人口10万以上城市,居住着30%的人口,将近70%的德国人居住在人口总规模0到人的小型市镇中,德国企业强中,仅有3家的总部分布于首都柏林,其他多分布在小城镇。
随着城市化进程,中国14亿人口未来还会继续往大城市集中,这次新冠疫情,让我们认识到,不能过分将资源和人口集中在大城市,需要大力发展中小型城市和城镇,均衡发展才能更好地防控风险。
吉安是著名的革命摇篮井冈山所在地,除了县级井冈山市,还有很多井冈山的印记,如井冈山机场、井冈山大学等。很多外地人知道井冈山,不知道吉安。那是由于井冈山由于名气太大,以致于光环的耀眼度超过了吉安,当然吉安人不善于推销自己也是个原因。
疫情之下,避免大城市病,设立多核来带动中小城镇发展,已是趋势。作为吉安人,有必要大力宣传吉安的核心优势和人文历史,让外地人了解吉安,营造吉安争创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氛围。也希望吉安的*府部门向上积极对接争取重大项目,做好战略规划,系统谋划,带动周边兄弟城市一起发展。江西有一北(南昌)一南(赣州)两核,未来另一个省域副中心城市,落在江西中部地区还是有希望的,发展时不我待!一起加油吧!
扫
码
关
注
来源:部分素材源自网络
综合编辑:一叶扁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