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中有一段话定义“上高会战”:直到几年后进了大学校门,认真梳理了那次会战的史料。才知道“上高会战”不独指的仅发生在上高县域,“上”是指上高,“高”是指高安。是上高和高安的简称,但很容易误会成仅指上高。
某作家说上高会战的当时,抗击日*的战场有一部发生在高安,再根据上高和高安两个地方,由此推测“上高会战”为“上高和高安会战”的简称。当时,日*以三路对上高形成合围之势,“上高会战”的外围阻击战有在奉新境内发生,有在高安境内进行,还有发生在丰城境内。某作家以当时下放当知青时的一段经历来探寻历史,书写这段血泪史,值得赞扬。但是对已经有历史定论的名称进行更改,这是不妥当的。上高会战,当时是如何命名的?“上高会战”的正名上高会战,是中华民族对日抗战二十二次会战之一,以“抗战以来最精彩之一战”而著名。上高会战的名称,我方最初称为“赣北大捷”、“上高大捷”等,日方称“锦江作战”或“鄱阳湖扫荡战”。“上高会战”结束后,当时最高统帅以一纸电文,正式规范了该战役名字为上高会战:委座电复罗卓英此次赣北战役定名为上高会战
国民*府*事委员会*令部电稿
卅年四月一日上午十一时拟稿
无线
上高罗总司令,密艳乾莹电悉准予备案渝中。东午令一元奎印
“上高会战”起因与命名
“上高会战”,顾名思义,发生在上高,以上高为核心而发生、发展、命名的战役。为了“上高会战”之名,特意采访了具有上高会战历史资料库著称的杜青先生。杜青先生特意找出了相关史料,包括上述委座给罗卓英的电文。那么“上高会战”之名,为何不能是上高和高安会战的合称呢?杜青找来年5月17日的《扫荡报》,在第3版有第19集团*兼总司令、“上高会战”总指挥罗卓英将*亲自书写的《上高会战概述》,第一部分就是“会战起因与命名”。图片由杜青提供
最后提到:本会战定名为“上高会战”者,以敌之初步进犯目标分三路指向上高,我亦以固守上高为中心,而运用对敌围歼战术,在敌若得上高,其扫荡计划,即可自诩完成,在我必须凭藉上高为囊底,始克完成对敌歼灭战,故上高会战,一就会战态势取形,一就会战成败取意也。
最后归纳的文字中只字没有提到“高安”,很显然,罗司令所写的“上高会战”中的上高就是特指上高县。特别感谢:虎啸上高提供素材相关阅读:1、《杜青:一位拧巴的作家与一段悲壮的历史》2、罗卓英上将档案3、探访翰堂乡道陂村十九集团*总指挥部旧址4、上高会战:74*王耀武5、探寻翰堂左氏祠堂:中国*队第19集团*妇女战地服务团旧址6、采访上高会战的亲历者翰堂李民典老人7、磻村易氏祠堂曾是上高会战的临时学校?还是宣讲机构?8、探寻上高战时监狱9、上高会战之中方将领简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