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宁远:铁道部改革传言里的是非
2月23日,《经济观察》报道的铁道部将要改革的消息,引起舆论高度关注。据该获悉,铁道部将以并入交通部的方式进行体制改革。未来组建交通部下属的铁路运输管理局,只负责铁路建设规划、铁路运输的统一调配和管理。而客运货运等业务要和这个设立在交通部的铁路局分开,成立铁路运营企业集团,实现铁路运输市场化。在报道中,还写到,铁路内部人士的分析,认为可能未来专业化管理的系数大些。由于铁道部一方尚无正式回应,所以,是否改革,以及如何改革的问题,都悬而未决。但无论报道是真是假,有一点却可以肯定,即目前还很难按照上述报道中提到的 专业化 方式进行改革。道理简单,因为铁道部所需要的 *企分开 ,不是资产和营运分割这么简单。铁道部作为一个*企不分的部门,独立性非常之强,它采取半*事化管理,是不能从业务到业务,进行技术性市场化的。比如直到目前为止,铁道部公检法划归地方的工作还远未到收官阶段,这反映在铁道部作为国家机关的财*预算中,国家给予铁道部的拨款,尚有专款用于铁路公安的预算事项。在这种情况下,简单将铁道部的营业资产分割出来,设立几个客货运输公司,再学一下航空管制将部分机场交给地方的办法,依样画葫芦,将车站交给所在地方,肯定是不行的。这种技术性专业分割铁道部的改革思路是真是假不好说,但人们过度关注铁道部改革,相信铁道部将主动进行改革的心情,却肯定是真的。铁道部一有动作就被误解为要进行改革,在去年底曾经达到一个小高峰。去年12月23日全国铁路工作会议上,铁道部*组书记、部长盛光祖作了一个相当于 总结2011年,展望2012年 的工作报告,报告中,盛部长谈到铁道部要 *企分开 ,一时间媒体热烈响应,认为铁道部终于开始搞 *企分开 、打破垄断的改革了。但事实上,根据铁道部的官方站刊登的盛部长报告摘要版(笔者没有查到正式和全面文本,所以只能根据这一版本来谈)所谈到 体制创新 (虽然认为 构建以运输企业为市场主体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体制机制创新的关键 ),舆论所认为的改革,其实更像是说铁道部的内部分工。盛部长所描述的*企分开,主要包括: 履行*府监管职能,对铁路全行业实行安全监管、路性运输组织和建设管理,保证铁路各项工作依法规范运行;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代表职能,维护国家投入铁路资本的权益,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履行行业管理职能,统一路规划建设、统一运输调度指挥、统一协调市场开发、统一重要*策和标准的制定实施、统一推进铁路改革进程。 上述的监管、出资人代表和行业管理职能,本身就是完全相互制约的行*职能,而且还是以行*管理代替经营管理的职能。比如监管之中遇到了和铁路企业资产增值的矛盾,铁道部怎么办?又比如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一个行业的市场组织管理,几乎天然地和行业的监管相冲突,行业协会几乎都会在维护行业利益的前提下,和*府的行业监管进行博弈,假如发生这种情况,铁道部内部如何消化?这些是稍具基本日常工作经验的人都能够知道的事情,在盛部长的这份摘要里,也谈到了解决办法 部机关要由过去事无巨细、包揽企业事务,向搞好规范、监督、协调和指导转变,综合运用指令性管理、规范性管理、经济杠杆调节等多种管理方式,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确保新的体制机制顺畅运行。 这些办法谈不上是中国改革以来所谓的 *企分开 ,却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府职能和企业经营一体化的一个庞大机构里,存在人浮于事机构臃肿的状况。在这样的状况下,盛部长谈到 确立运输企业市场主体地位是构建新体制新机制的重点 ,已经算是一个不小的进步。但无论如何,铁道部不仅是管火车的官,还开火车赚钱的两重性并没有改变。这当官赚钱两不误的行为一体化,即便如《经济观察》报道所说的那样,被打散了按照客运货运分开,编入到交通部,效率是否提高,还是个未知数,尤其是能否产生市场竞争的效果,更是未知数。君若不信,请看航空部门被打散编到交通部的效果就知道了。总之,铁道部是要 *企分开 的。但将要开始改革的消息也实在太多了,要使传闻成真,我们可能还要等些日子。不仅要等 顶层设计 ,也要等市场用脚投票形成力量之后。道理比较简单,所有关于 *企分开 的重大进步,都不是该机构自己操刀解决的,都是由外部介入,是由中央*府进行重大机构改革时,才迎来改革机会的。而这些改革的前提,是市场发生了不得不改的重大变化,比如铁道部亏损难以为继,比如铁道部要大干快上,却无法融资之类。而与《经济观察》消息同一天传来的真消息是,春节后,铁道部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的150亿元的中期票据,尽管还是三A,尽管利率比同一日发行的国债高不少,但市场并未热捧,其成交利率不得不较招标利率高出10个基点。这对铁道部来说,不是好消息,但对期盼改革的人来说,应该是利好。(作者系财经观察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