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上高县芦洲乡江口村干部和十余名村民齐聚江口村邹氏宗祠,坐在长板凳上,进行“祠堂说事”。就江口村村组间因高标准农田建设引发的土地归属争议问题,由宗祠理事会牵头说事,两组村民们就事论事,提供解决意见,村干部就其中存在的纠纷进行调解。
最终,由于当事双方都提供不出确凿的土地归属原始依据,经过村组协商、村民当场举手表决,在乡村两级干部核定见证下,最终对争议土地进行了置换,并签订了置换协议,在前辈先人的见证下,化解矛盾,调解纠纷,保证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顺利进行。
祠堂说事初现苗头
芦洲乡一直有着村民议事的传统,村民在面对矛盾纠纷时,经常会在村中邀请德高望重的老人一起协商议事,解决问题。但是长期以来,村民议事一直较为零散,也缺乏固定的流程,村老调解时由于缺乏法律常识,往往无法调解到位。
芦洲乡党委、政府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结合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决定推行“祠堂说事”试点工作。为此,组织专人走访全乡11个村83个组,了解各村组祠堂的宗族归属、议事情况。从中挑选了黄山村晏家组、新桥村新屋组、江口村芦家洲组三个基础条件较好、宗族观念较强、祠堂规模较大的村组祠堂进行试点。
祠堂说事逐步完善
在试点过程中,为重点解决村民议事缺乏组织,较为散乱的问题,政法办同各村就村中村民议事情况研究讨论,依据各村村规民约,建立祠堂说事理事会制度,由自然村长任理事长,理事会共8人,主要选取村中群众威望高、参事议事能力强的党员、乡贤、退休老干部、妇女等村民代表,并配备1名法律顾问,同时建立说事规程,明确说事范围、责任范围、议事程序和议事原则,并将理事会制度议事流程“上墙”,为村民“祠堂说事”划定范围,立定规则。
三个试点祠堂说事平台基本建成后,经过乡、村、组宣传推广,作用开始逐渐显现,祠堂召开宗祠议会,商议解决村民反映集中、最迫切、最现实的问题,由大家议,众人评,让村民直抒胸臆,说出自身想法,集体商议解决办法,说事过程透明、公开、不存疑点,没有漏洞,让群众心服口服,也更能理解村干部的工作,搭建起干群沟通的新桥梁。
理事会成立以来,协助村“两委”干部调解各类矛盾纠纷20余起,使得村内的团结、协作意识进一步增强,生产生活环境也更加和谐、有序,提升了乡村治理水平,为基层治理打开了新局面。
祠堂说事开枝散叶
随着芦洲乡“祠堂说事”特色工程进一步落地生根,下一步芦洲乡将在全乡范围内全面推广“祠堂说事”制度,将宗祠“化身”为政法宣传、法治教育新阵地,进一步畅通社情民意传递通道,不断促进乡风、民风好转,将芦洲乡“祠堂说事”制度打造成芦洲乡乡村治理的一张新名片。
来源:宜春政法上高县芦洲乡晏微李志敏朱宇轩
原标题:《芦洲乡“祠堂说事”说出乡村治理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