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高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一张网的绿动
TUhjnbcbe - 2024/6/30 17:54:00
北京治疗白癜风皮肤病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

九岭山麓层峦叠翠,耶溪河畔碧波荡漾。仲秋时分,记者来到宜丰,体味绿色发展,感受绿色蝶变。几年前,环境污染还是宜丰发展过程中的杂音,而今,绿色已成为宜丰最美的底色,绿色发展成为其筑梦前行的强音!

多留生态资产,不留环境遗憾。逐绿而行的路上,宜丰县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生态文明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建设为突破口,用系统性思维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网格化治理新路,织就了一张疏而不漏、运行高效的生态治理网络。在这张“绿网”的庇护下,宜丰绿色发展的动力更加澎湃,禅风竹韵、乐享宜丰的生态文明实践正日益深化。

谋“绿”

宜丰自然禀赋优越,森林覆盖率达71.9%,是赣西北的一颗生态明珠。然而,过去由于“靠山吃山”乱砍滥伐,以及铅酸蓄电池等产业污染治理存在薄弱环节,宜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现象时有发生。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的长远大计。处于生态文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关键期的宜丰如何涅槃重生?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痛定思痛,宜丰县决心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找准绿色发展这一主轴,补短板、强弱项,从体制机制入手,谋求在生态文明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建设上取得突破。

“一台渣土车在运输过程中,从村道、乡道到城市道路,一路洒漏,涉及6个职能部门,最终相互推诿不了了之。‘九龙治水’实则无人能治,职责疏漏、协调无力,都暴露出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不足。”宜丰县主要负责人如是说。

改变势在必行!从年起,宜丰在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改革中先行先试,在全省首创生态警察中心,探索形成了由县委领导、中心统筹、部门执法、纪委问责的生态治理机制。

这种横向整合的生态治理模式,由单一管转变为联合管,由于有了综合协调,对环境治理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实践中也发现,这种横向联合,仍然存在着“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的弊端,症结在于纵向没打通。

今年6月,宜丰将生态警察中心升格为生态文明建设网格化治理中心,在街道社区、乡镇村组建立起生态治理网格。

“乡镇吹哨、中心牵头、部门报到”,这是宜丰生态文明建设网格化治理的运行模式。

——建立了普通百姓、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主任)、乡镇党政主要领导的三级网格员“吹哨”机制,三级网格负责收集信息和巡查,二级网格实行劝导教育,一级网格进行处置。

——各职能部门听到“哨音”后,及时响应并快速“报到”,把执法力量下沉到乡镇、聚合到基层,指导乡镇做好本行业领域的执法工作。

县生态文明建设网格化治理中心副主任刘建军告诉记者,以前强调部门执法,现在建立网格实行三级管控,注重县乡村联动,各部门之间减少了推诿扯皮。同时社会全面参与,监管更加全面,应急处置更加及时。

从“分治”到“合治”,从“缺位”到“补位”,网格化使得宜丰生态治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生态导向更加鲜明,综合执法更加有力,许多困惑难题由此迎刃而解。

治“绿”

一方好山水,满眼皆覆绿。极目宜丰大地,美丽正由外向内延伸,自觉保护环境在人心深处滋养发芽,结出累累硕果。

天宝乡辛会村第九组生态网格员刘思娥感慨地说:“以前我劝导村民不要烧草木灰,有些人还认为我是多管闲事,现在治理严格了,空气变好了,周围干净卫生了,大家尝到甜头了,保护环境已经形成了风气!”

治理有效才能赢得民心!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首要且紧迫的任务,是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整治。

保护生态,乡镇是主战场。今年4月21日,生态网格员向天宝乡政府反映,集镇饮用水水库四周有多片山场伐木违规造林,造成水土流失,导致水库水体浑浊,影响居民生活用水。

“砍伐的山场地处潭山镇、黄岗山垦殖场,我们没有管辖权。”天宝乡乡长刘达棠说。次日,天宝乡“吹哨”后,县网格中心统筹,县水利局、林业局、生态环境局、潭山镇、黄岗山垦殖场负责人现场报到,集中开专题协调会。很快,县林业局确定违规造林面积;县水利局对水土流失立案调查,责令山场主尽快修缓冲沟和复绿。

乡镇治“绿”,需要赋权。宜丰县正在推行“52”乡镇综合改革,让执法力量下沉到乡镇、聚合到基层。改革后,乡镇生态文明建设网格化大队可依法处理授权清单内的问题,使乡镇“吹哨”有职有权有依据,也让百姓参与生态治理有渠道、有平台、有反馈。

生态文明建设网格化治理中心成立以来,共受理处置各类环境信访多件,今年共处置涉生态环境问题48个,其中乡镇自行处理45个,另有3个则采取县级网格化治理新模式进行处置。一位市民说:“以前油烟污染的问题多到没人管,现在不仅有人管了,而且管得很好。”

在网格化治理中,发现问题后,不仅立即处置,而且从制度上查漏补缺,夯实生态文明建设治理基石。天宝乡饮用水源污染事件发生后,县林业局专门发文,对今后采伐作业须做好水土保持工作进行规范。

护“绿”

生态治理要及时有效且常态化运行,实时数据不可或缺,这不仅需要网格员及时发现报告,还需要有“千里眼”和“顺风耳”。

来到宜丰县生态文明建设网格化治理中心,环境信息化平台让人眼前一亮,在大屏幕上,全县所有重点领域的环境状况实时监控结果尽收眼底。

记者请工作人员点击查看与上高县交接的凌江新桥断面水质,屏幕上立即显示氨氮量、pH值和化学需氧量的实时数值。宜丰县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徐宇军介绍,这一环境信息平台,已实现对县域生态环境进行数据监测收集、分析、预警、上报于一体,对52家重点污染源企业实施在线监控,全县15个地表水自动监测站、2个空气自动监测站也都实现数据实时传输。

从“即时处置”到“长效管控”,大范围探头监控、仪器自动监测、系统自动预警,常态化的前端预警管控,对宜丰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带来了质的飞跃。

管控疏而不漏,整治迅速有力,迫使存在污染隐患的企业主动作为,千方百计加大投入、转型升级,消除污染隐患。这也是宜丰生态文明建设网格化治理产生的溢出效应。

宜丰铅酸蓄电池产业规模较大,但污染问题挥之不去,最难的是铅渣铅泥的处置,这曾让宜丰在环保方面吃了不少苦头。

年底,县工业园5家铅酸蓄电池企业“抱团”投资6亿元,创办了江西齐劲材料有限公司,让废旧铅酸电池、铅渣、铅泥循环利用起来,变废为宝。

记者来到齐劲公司,只见拆解车间、低温熔铸车间、精炼车间都是一派忙碌景象,酸雾吸收塔、布袋除尘等环保设施有序运行。在精炼车间里,吨再生铅锭产品整齐堆放,工人们正在打包。

齐劲公司技术负责人告诉记者,废旧铅酸电池回收后,经过新工艺处理,48小时就可变成再生铅锭,再全部供给园区企业做铅酸电池基板。

“这个项目让铅酸电池产业在园区形成闭环产业链,不仅节约了生产成本,更重要的是杜绝了在存放和运输环节造成环境污染的可能。冶炼过程中产生的余热供给园区企业,还减少了碳排放。”齐劲公司董事长楼志扬说。

绿色在延伸、希望在升腾,经济发展与生态改善实现良性互动。今年1至8月,宜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均居宜春市第二位。网格化治理所积聚的“乘数效应”,让宜丰生态文明建设更高效,绿色发展动力更强劲。

这一张网的“绿”动,犹如跳跃的音符,奏出美丽宜丰的时代交响乐。(杨惠珍胡勇飞邹海斌)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张网的绿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