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的夏天酷暑难耐,但先民们早就研制出了又轻又薄的夏布用于消暑。在盛产夏布的江西境内,历史悠久、质地优良的夏布品种不少,如棠阴夏布、万载夏布等。这些手织夏布从原材料加工到成品有十几道工序,而每一道工序都十分细致讲究。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手工夏布因工艺守旧、效率低、成本高,渐渐淡出了国人的日常生活,但幸运的是,夏布已经作为一种艺术品登堂入室。其中,产自南昌市进贤县的张公夏布以其与曹雪芹家族有着特殊渊源而为人所知。
江西多地被称“夏布之乡”,产品远销国内外
在川端康成的《雪国》里,有一种麻质绉纱,在银装素裹的雪天里纺织,却在烈日炎炎的夏日穿戴。这种麻质绉纱在中国叫“夏布”,为苎麻纤维所织。早在春秋时期,江西就有苎麻种植。据《新唐书》已载,唐代万载的夏布被列为贡品。自古以来,江西的夏布除供本省需要外,还远销国内外,成为久负盛名的特产,与造纸、瓷器鼎足而立。
夏布制作工艺
据考证,江西夏布的迅速发展始于唐代。唐初,万载人蔺思原发明了用夏布编制蚊帐,用以挡蚊虫。从此,夏布用途得到了扩大,夏布生产在万载、宜春、上高、分宜等地得到迅速发展,成为江西主要手工业和全国夏布的重要产区。唐开元间,江西八个州的贡赋物品中,有四个州进贡夏布,其中虔州(今赣州境内)进贡的竹练,更是难得的精致苎麻织物。
宋代江西经济繁荣,夏布生产逐渐兴盛。当时,夏布主要是普通百姓的衣料,官贵阶层则喜好上等麻纱,如抚州的莲花纱和上饶的醒骨纱。明代江西夏布逐步进入旺盛期,万载县在明末时,约有70%的农户从事或兼营夏布生产,县城经营夏布的商号更是达到了上百家。
《植物名实图考》
到了清代,江西的夏布产业进入了全盛时期,据清代《植物名实图考》叙述,江西之抚州、建昌、宁都、广信、赣州、袁州苎最尤。全省形成了多处夏布贸易中心。
进贤张公夏布制作技艺源自曹雪芹家族
张公夏布是流行于南昌市进贤县张公镇南部地区的一种手工织造土布,其制作技艺已经入选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古人形容好的夏布“轻如蝉翼、薄如宣纸、软如罗娟、平如水镜”。数百年来,优质的张公夏布正因其轻薄如蝉翼、如宣纸而闻名于世。
据张公县王氏家谱记载,夏布制作技艺可上溯至清代雍正年间,距今近年历史。其技艺起源于铜岭村委会的曹家村。曹家村由山东迁居而来,与文学巨匠曹雪芹同宗。曹雪芹的曾祖父、祖父及父亲曾在南京掌管纺织行业,官至“江南织造”。他们不忘同宗族人,将当时的纺织器械和技术传到进贤的曹家村,故至今当地人仍将织布机称作“南机”。由于铜岭曹家与周边村庄通婚等因素,其纺织器械与技术也流传到周边村庄,继而形成了一个区域性的民间行业,现主要产地的老王村即为其中之一。目前,进贤县的张公夏布制作仍以家庭作坊为主,全镇从事这一行业以及相关链条产业的人数更是多达万余人。
王小青和婆婆给麻丝刷浆
张公夏布技艺传承人王小青出生于夏布制作世家。据王氏家谱记载,目前织夏布家世传人可追溯至清朝,至今有多年的历史。该技术由古代江南传入,故如今村民仍称织布机为“南机”。王小青从10岁就开始跟随母亲出麻(出丝),14岁上机学织布。由于天生爱好,加上心细手巧,很快就掌握了夏布制作技巧,并能独立完成全套制作技艺。经过几十年不断钻研、创新,王小青织出的夏布特别光滑平整,已经打入国际市场,远销韩国、日本,她也因此多次获得省、市、县级表彰和荣誉称号。她不仅实现了产品自产自销,而且还统一收购、销售附近文港、温圳等地织友的夏布产品,形成了从生产、加工、收购到出口销售一体的产业体系。去年她收到的订单量有万元,实现夏布销售收入余万元。
谈到夏布制作技艺的未来,王小青心里充满了希望。她正在研发新产品,实现在夏布上绣上花纹图案,增加夏布的美观程度,将夏布深加工成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但王小青也不无担忧地说:“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却很少有年轻人来学习夏布制作,此项工艺已濒临失传,这确实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在王小青的夏布制作传习所,10多名“绣娘”正忙碌地进行夏布手工制作。她们有的在剥麻、刮麻,有的在给麻丝刷浆,还有的在织布……作为夏布制作传承人的王小青内心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把夏布技艺做成产业。“夏布制作传习所能有今天,得益于进贤县对非遗技能产业的关心和支持。”王小青说,目前夏布制作传习所年均订单30余万元。
农户编织夏布的家庭作坊
王小青表示,新中国成立后,夏布规格质量标准被分为七个等级:-扣为一等,-扣为二等,-扣为三等,-扣为四等,-扣为五等,-扣为六等,扣以下为七等。目前,进贤的夏布大多是扣以下的,主要销往吉林、福州、上饶、漳州,以及出口至韩国和日本。
在进贤县人社局的帮助下,王小青参加了一系列人才项目申报,相继获得了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南昌市“洪城技师”等荣誉称号,还获得了资金扶持。如今,王小青的徒弟从最初几个人发展到如今80余人,她们掌握了夏布制作技艺,能独立完成全套制作,每个月有元的收入。
王小青希望国家能扶持夏布产业的发展,使传统夏布产业能够发展壮大。目前进贤县共有30余人从事夏布制作,而长年在夏布制作技艺传习所做夏布的只有六七个人,年轻人就更少。另外,夏布的生产离不开苎麻的种植。直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当地还有种植夏布原材料——苎麻的传统,现在他们的苎麻却要从安徽等省进货,原材料供应很紧张。由于种植苎麻的经济效益相对于其他经济、油料作物要少得多,因而种植面积很小,充其量只是利用房前屋后空地中的“边角”以及少数地埂、荒丘等处进行种植。随着夏布产业再次被重视,进贤县还聘请有关技术人员到张公镇进行苎麻栽培技术培训,从而逐步改变了这一状况。
来源:南昌新壹周
编辑:小李
审阅:万朝晖吴建忠